偈 其二

牛皮靸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唐僧。宪宗元和中居庐山归宗寺,善谈禅要。白居易贬江州司马,素重智常,曾与刺史李渤往访之。卒谥至真禅师。
  猜你喜欢
水寒孤棹触天文,直似乘槎去问津。
纵使碧虚无限好,客星名字也愁人。
西月淡窥楼角,东风暗落檐牙。一灯初见影窗纱。又是重帘不下。
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杨花芳草遍天涯。绣被春寒夜夜。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
楚观檐花晓,舟人击鼓东。
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
此客云宵士,斯文造化工。
捷来君饮此,我亦岂元戎。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余习犹或蹈,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惊。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窃。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微之仿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鍊格遒,涪翁取径峭。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迨明李何辈,但摹面目肖。

彭亨鼓蛙怒,咆勃奋虎啸。徒滋虚气张,终觉轻心掉。

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

读书必破卷,陋彼管窥豹。出语必惊人,鸷若韛脱鹞。

力厚巨鼎扛,思沈重渊钓。每于朴僿处,隽味出揉拗。

以追少陵大有作为作,磁铁两孚召。得皮兼得骨,在神不在貌。

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寓斋得披读,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然,敢肆饭颗诮。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

举世唯知妇寺忠,荔枝兴叹只坡翁。羡君识鉴追前哲,敢不低头拜孟东。

半空风雨山头树,十顷玻瓈水底天。孤客南来无著处,相宜只有百门泉。

樟亭驿上题诗客,一半寻为山下尘。
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还似白头人。

凤鸟非梧不息阴,梧桐非凤亦无禽。种桐阶戺有深意,欲伴幽人介独心。

落日青山凝紫烟,秋风残叶雁来天。
五湖多少玻璃水,处处堪留载鹤船。
红楼艳歌舞,乐极还生哀。
欹枕看儿戏,好怀终日开。

又见楼台起暮烟,古祠风景宛如前。旧时朋辈寻诗处,疏柳蝉声二十年。

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
楚市少年霸陵尉,纷纷蠛蠓过吾前。

乱后修文县,苍凉百感增。儒冠变酋帅,官吏傍残僧。

人面瘦似鹄,鬼磷多无镫。山城矧已堕,狼虎昼凭陵。

行穷白云坞,步入青松林。飞花去人间,好鸟鸣春阴。

黄冠雅好客,瀹茗澹冲襟。洒之幽兰芬,弄以清泉音。

怀哉媚丹灶,谅矣轻华簪。常年聂仙子,出处知何心。

徘徊扬州鹤,怅望故山岑。仙游不可问,古墓蓬蒿深。

楚草泽深陈胜在,秦瓜地旷邵平閒。

宝花仓口起东风,鸡唱星悬赋恼公。笛里关山今是泪,梢头明月本来空。

一声玉折《凉州》怨,万里云阴杜宇红。归去伤心原有路,依然水驿绿烟中。

谁言岭外无霜雪,何事秋来亦满头。

寒溪绕山曲,载雪理短榜。一泓空水鲜,终古夕阳映。

传闻齐小白,弭节此发令。引满欲援弓,涉浅未没胫。

太公昔表海,赐履戒兼并。墨胎祀忽诸,夫岂先王命。

柰何勤远略,不务德修行。将无俞儿神,现像以示儆。

右袪走马前,直以回驭请。元祖见角端,耶律论乃正。

仲父侈谀词,阿顺得毋佞。古欺受千载,兹覆发谁听。

王霸几战争,山水仍绿净。吾意澹忘言,溪流与无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