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风吹动了金谷园里的几棵杨柳树,柳条就像少女那样在摆动着细腰。
可惜美好的风景里缺失了繁华之气,我心里十分失落独自登上洛阳桥。
注释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

  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忆春草,处处多情洛阳道。金谷园中见日迟,
铜驼陌上迎风早。河南大君频出难,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门闭后满街月,几处游人草头歇。馆娃宫外姑苏台,
郁郁芊芊拨不开。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来。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
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粲粲黄金裾,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拟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畴昔胜冠日,曾为绛帐生。九言闻至教,一顾得虚声。

不意叨严近,于今接老成。宁须诗酒赐,侍坐导知荣。

罗绮围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

算不虚得,郎占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

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万金期胜赏,三月破秾芳。
妬忌巫娥雨,摧残洛苑香。
怨啼甄后玉,寒出贵妃汤。
掩敛无聊极,谁来替断肠。
使承帝若予工,膴膴周原布惠风。
正似公权怀笔谏,岂如后蔡谱茶功。
春盈夏涸疑神水,茶苦饴甘属太空。
芹献固知仍旧比,采蘩泂酌亦昭忠。
[山解]管变青律,帝里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
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
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
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
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
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
忍独醒归去。

黄雀入水为蛤,青鸠乘春化鹰。升沈偶然所遇,强弱岂尔之能。

前鼓鼕鼕后鼓鼕鼕声一同。忽然声近忽声远,又是东风西风南北风。

消息初传信又疑,君亡谁复可言诗。
中郎幼女今痴小,遗稿千篇付与谁。
缘重量上手并安脚。顿得来、真真没错。金炉立起琼花作。烧炼出、这般丹药。三田九转明光烁。八脉上、四门开却。虚空一点成灼灼。无言

飞策辞国门,端仪偃郊树。慈爱徒相思,闺中空怨慕。

夙隶乖往途,骏足独归路。举袂谢时人,得道且还去。

风观要春景,月谢迎秋光。沿波被华若,随山茂贞芳。

世俗有险易。
时运有盛衰。
老氏和其光。
蘧瑗贵可怀。

蒲苇三秋渺,云霞一雁鸣。片帆江海梦,无限别离情。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想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旧,邈矣千载上。

东阁经年别,穷愁客路难。望尘惊岳峙,怀旧各云散。

茵醉恩逾厚,樯敧兴未残。冯唐嗟已老,范叔敢言寒。

玉烛调魁柄,阳春在笔端。应怜扫门役,白首滞江干。

路入仙源一水分,鸡鸣犬吠自成村。晚风忽送青天影,吹入匡庐九叠云。

二像气纯懿,睿哲禀其冲。以彼贵天爵,郁为斯人龙。

典命作动物,六礼咸和同。洋洋盛威仪,南国思皇风。

自掌学士版,中和暨祇庸。舍采脩蘋蘩,儒林何雍雍。

祈珥爰筑鬻,不下国子宫。三年成均法,仪型浩无穷。

置醴觥靡敬,悬钟扣童蒙。辟如把行潦,浊乱斯清聪。

君家大宗伯,飙起为词峰。建保邦国上,谋猷庙堂中。

平津始礼隗,先君获相从。既被文字知,复感意气通。

孺子念故游,兼仰当世宗。凭寄下士言,乃为夫子容。

沾濡乐德教,挚雉奚敢慵。独惭溲渤姿,趋堂诚愚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