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鲁堂诗礼号多儒,文席非才误诏除。贤路久妨颜已厚,儒宫相借计诚疏。
化鹍未敢图飞翼,搏虎谁能复下车。诣府自言无以称,空衔诸彦意勤渠。
四海声名老郑虔,一时人物敢争先。剖符北道分千里,拥节东州按十连。
住世一丸无大药,传家三绝有遗编。魌头直指山南去,昨夜秋风正飒然。
登封城郭嵩之阳,崒嵂青冥云锦张。重云三日雨如霰,满耳虫声秋叶黄。
此时独坐生白发,忽忆美人邈金阙。开尊永画坐论文,卷幔清宵同对月。
长安车马无时休,临歧执手重淹留。浩歌早识名山兴,瑶华送我寻嵩丘。
一生当著几两屐,放眼一步成十洲。看君亦有向平意,望远那免张衡愁。
玉女窗,捣衣石,来朝新霁凌绝壁,与谁共作峰头客。
我兄昔高第,时论推捷敏。由也政事科,五人实亲近。
古者邦诸侯,今之县令尹。试材非不难,善政知所蕴。
投虚刃若新,利刜钟已泯。遂驰能者声,肯作俗士窘。
高堂久颓挫,往者尝隐忍。即事新栋梁,开轩凌隐嶙。
后凋拔天材,破的见标准。山川濯襟尘,药饵纡客轸。
呜呼九州间,胜事岂有尽。向观松桧姿,稍欲死蒿堇。
始知岩穴士,自古须汲引。愿赋嘉树诗,为公广招隐。
当日儒坛领袖先,蒲轮捷贲出鸣弦。原丰舆颂周衢里,琅峤讴思遍陌阡。
仕路超群秋鹤立,官阶接踵晓莺迁。苍生久系胸间地,素志常忘郭外田。
淡水藻芹叨灌溉,紫陵松竹倍延绵。青灯续带耽书味,白昼垂帘契道缘。
别样聪明如雪净,几分严厉等霜坚。讲论要抉程朱粹,报最端推召杜贤。
健令廉能都绝俗,仁人慈惠本天然。降申洵是嵩灵毓,问亥应逢绛县传。
绕膝承欢兰并秀,齐眉合庆案相连。定知弧设重阳后,雅有花开晚节前。
泽布甘堂三十载,祥徵椿树八千年。莼羹微动琉璃盌,蓬饵初登玳瑁筵。
器量声名兼福命,文章经济又神仙。岁星此度瞻南极,翘首奎躔达斗躔。
玉山之堂俯吴甸,对酒凭高发清兴。碧梧翠竹昼生阴,金盌蔗浆寒欲凝。
亭亭双凤蹋长筵,寂寂孤莺度深径。请君更尽双玉壶,绛蜡银屏破昏暝。
梨花落处逢寒食,细雨如愁。轻冷如秋。香裹金猊一缕柔。
踏青孤负邻娃约,谁劝梳头。不印莲勾。锁住闲情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