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宣州二首 其一

白也风流处,云山满意幽。兹为宛水隐,况得敬亭游。

桃李含清夜,梧桐下素秋。澄江净何日,转忆谢宣州。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撚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
松挂敲冰杖,垆温注月瓶。独愁悬旧旆,笏冷立残星。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五载绨袍忆故人,春风吹鹤过湖滨。楼台冷浸两溪水,天地清无一点尘。

棹底空觥今杜牧,井中投辖旧陈遵。万方一概吾安往,傥许诛茅竟卜邻。

万木彫零独有松,雪霜风里几春冬。须知受变方成物,直上云霄舞翠龙。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一千首出悲哀外,
五十年销雪月中。兴去不妨归静虑,情来何止发真风。
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

客从昆崙来,遗我双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食之可以凌太虚。

受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如今虽在卞和手,□□正憔悴。

了了知之亦何益,恭闻士有调相如。始从镐京还,复欲镐京去。

能上秦王殿,何时回光一相眄。欲投君,保君年,幸君持取无弃捐。

无弃捐,服之与君俱神仙。

青溪路。
记当日、年少嬉游处。
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头士女。
水花风片,有十万珠帘夹烟浦。
泊画船、柳下楼前,衣香暗落如雨。
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
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
三更后、盈盈皓月,见无数精灵含泪语。
想胭脂井底娇魂,至今怕说擒虎。
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至殷勤。
波神不是赵佗客,即是前身石季伦。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帆角低垂,船舷侧转,借得横斜风势。画桡容易送轻航,问终朝、乱流何意。

骑危漫拟。称倦客、闲眠偎被。荡吟魂,笑雨云翻覆,浮生如寄。

人间世。行止由天,斗捷非吾事。巧心妍手任营营,但忘机、狎鸥久矣。

乌竿志喜。看綄羽、飘摇北指。劝长年,好去摊钱浪里。

我本麋鹿性,爱兹林壑幽。夕泉分涧落,晴岚出树浮。

披襟挹高爽,策杖散烦忧。归鸟引馀兴,裴回去复留。

阑径少行迹,玉台坐网丝。

达摩西归古昔闻,漫疑一足蹑云根。穷探绝顶搜遗迹,净拂苍苔见巨痕。

野寺山藏岚气合,长松风度梵音喧。康州胜概应多览,归向金身得细论。

香闺夜警秋风度,青砧冷落梧桐露。淡月白离离,看人欲捣衣。

犀瓯香茗洁,无意尝兰雪。玉杵不曾鸣,谁听肠断声。

双帆剪破碧玻璃,秋色空濛望欲迷。七十二峰何处好,夕阳一角洞庭西。

沙冷云平塞外天,霜风掣箭射幽燕。群狐蹀血濡腥尾,一鹘抟空弄老拳。

白玉楼成贺安在,黄金台废隗犹贤。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秦人已断鞭。

数月两出郊,劝农复观稼。
始言麦垄春,今已稻畦夏。
女红彩紝余,丁黄耘耔暇。
暄凉虽不齐,晴雨倏忽乍。
百丰未为多,一歉诚所怕。
蠲逋广上恩,平糶裁米价。
毫发可及民,岂不念夙夜。
昔有王长官,筑堰它山下。
惠利久益博,神灵此其舍。
泓深或龙蛰,坚屹无蚁罅。
定为三七分,酾为数十汊。
石梁贯云涛,谁敢著足跨。
流沙从何来,疑有物驱驾。
人力几淘浚,壅淤仍障壩。
旦功终此惠,运河沙而变化。
视古谁比方,郑白其流亚。

梧桐庭院。对花曾解语,游骢系倦。逗聪明、窣地帘垂,浑不是旗亭,酒边歌畔。

明月窥人,刚移得、窗纱绿满。岂当前能料,写入生绡,景情都换。

太息彩云易散。忆望中缥缈,玉楼天半。闹春红、看遍长安,奈廿四番风,飘零空怨。

薄倖樊川,也赢得、三山梦断。问旧人、得似荷戡,灯前重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