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十二首 其七

仗钺出雁门,踊跃万人靡。为国敢顾家,誓众唯有死。

金鼓声不哗,旌旗色何起。不系五单于,无颜见天子。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猜你喜欢
妙舞随裙动,行歌入扇清。莲花依帐发,秋月鉴帷明。
云薄衣初卷,蝉飞翼转轻。若珍三代服,同擅绮纨名。

苍烟乔木野人家,数掩山篱一径斜。此老不知何面目,只将空手对梅花。

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边草更长。
梳风白鹭起,拂水彩鸳翔。最羡归飞燕,年年在故乡。

招提行问道,末学倦编蒲。不际方为际,应无令尽无。

归来聊自赋,隐去谢人呼。宦路分夷险,平生谁识途。

一峰如龟横,得自禅翁说。
众山迤逦来,宛然此前列。

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

花影暮,香已酣。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

牙旌猎猎转春晴,画舸摇摇江上行。征战久纡天子策,韬钤遥识老臣名。

地从千里封秋塞,人自三边仰夏卿。为报匈奴莫南徙,迩来中国有长城。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
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
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
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凉入葛衣松。斜阳叠乱虹。帘影外、蝉语匆匆。轧鹊排桥看又过,零落尽,藕花红。

愁极转成慵。黄花怕与逢。旧江山、恨煞吴侬。巷口乌衣城上柳,能几日,是西风。

青帝方成万物春,如何淫雨害芳晨。乞求共指云间日,悔恨轻嫌陌上尘。

消尽风威犹料峭,放开山色已嶙峋。燕游莫道王孙乐,亦有羲皇更上人。

灯火如星帜若云,眼中蝼蚁尚纷纷。三申平日严师律,一战明朝扫寇氛。

背水宜排平信阵,撼山难犯岳家军。料他破胆将宵遁,班马声喧彻夜闻。

海港龙舟夺锦标,缠头三五错呼么。行看对对番童子,嘴里弹琴鼻里箫。

浦城孝子身姓祖,自怜性命如粪土。生才五岁遭乱离,有母更被官军虏。

零丁二十八春秋,母纵得生何处求?天地茫茫明月恨,江山漠漠白云愁。

忽得母书惊母在,看书未尽泪先流。书云流落河南县,河南蹋遍无由见。

唐州境上忽相逢,白发萧萧霜满面。谁知喜极情转悲,傍人更问初别时。

千生万死到今日,始为母子东南归。东南迢迢闽山路,入门犹记阶前树。

居人传说尽相看,鸡黍提携竟朝暮。祖生母子真可怜,少壮离别老大还。

同时乡井被兵者,几人骨肉能生全。愿生母子长寿考,四海升平永相保。

碧幢仁施合洪钧,桂树林前倍得春。
莫恋此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渔人。

柴门雨歇履声闻,径草春香尽种芸。绿醑花前消永昼,白衣天外看浮云。

三人入座无残客,终日开窗有此君。芳草不堪怀远道,梦中金虎阖闾坟。

歌残玉树冷宫鸦,铜狄摩挲日易斜。几处边声惊筚篥,一腔幽怨诉琵琶。

好游敞市招新雨,莫上江亭问落花。洗马临歧一怊怅,不堪垂老又天涯。

山与云俱没,凭高安所望?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苍。
俯槛衣裳湿,鸣钟虎豹藏。
松风响何处?涧水下鄱阳。

十八盘岭柏岩西,叠翠层峦路欲迷。直到山巅云隐处,我身恍似与天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