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竹屋 其一

寂寂溪边屋,阴阴古木繁。开门看瀑水,终日自潺湲。

野鸟啼空谷,桃花发古村。一身安乐好,何处报人恩。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越鸟不巢北,流水东不西。
人心胡不常,随世为昂低。
造物善戏人,如儿笑复啼。
行止当自适,何为尔栖栖。

可怜世上金和宝,借尔闲看七十年。

蓬壶日月四时春,金碧新来绚帝宸。
俎豆幸陪麟省隽,衣冠中有虎符新。
诗馀和气生谈麈,坐久风光入醉茵。
多谢兰台旧盟主,好归群玉领儒珍。

郁郁涧底树,扬英秋草前。与君结欢爱,自比金石坚。

金石终不渝,欢爱终不疏。一夕远离别,悠悠在中途。

相思未云变,音容定何如。伤彼三春蕖,灼灼层华敷。

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夫君来何晚,贱妾长离居。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

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碧眼胡儿细剪毛,大宛宝马贡天槽。
殿前却奏长城曲,苜蓿秋风紫燕骄。

桃笙簟滑啼痕湿。金井外、几声秋蟀。雨紧灯花堕瘦红,记今夜、刚初十。

沈郎减尽相思骨,花又是、影双人只。一院蕉阴似那时。

少了个、朦胧月。

粗识诗中趣,翻怜笔下难。中流疑失楫,远举虑摧翰。

起我七十病,蕲公九转丹。韩豪非所敢,曾未到郊寒。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御苑雪开琼树,
龙堂冰作瑶池。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桃李公门者,将芜胡不归。

霜天约略一钩斜,半挂平芜半远沙。
照向两乡偏是缺,不知圆处落谁家。
秋彻檐花,吟苦砚海,日长多费茶烟,怀芳心苦,持此过年年。雨外飞红何许,应流到、采绿洲边。销凝处,别离情绪,正是海棠天。
吹花题叶事,如今梦里,记得依然。料归来、莺居春后,燕占人先。谁念文园倦客,琴空在、懒向人弹。愁何极,楚天老月,偏是到窗前。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
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凄恻。
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
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
时事已凄凉,挽仰一今昔。
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叔。
往事东随轂水流,诗人虚负一番秋。
黄花不入渊明兴,流落西风古渡头。

行年六十始为诗,壮悔还凭老友知。剩馥残膏沾已寡,夺胎换骨悟终迟。

宣尼尚有加年愿,师旷申言炳烛时。天若假缘容我寿,可能留得几茎髭。

极目平淮渺莽间,翠峦特地起烟鬟。
要渠天下无双手,题作东南第一山。

天开潭底静悠悠,谁掷银刀点碧流。千顷波翻千颗玉,一江水浸一轮秋。

灯分淡影三千界,风泛崇光十二楼。记得当年扳桂处,蓝袍春满最清幽。

湖南几曲石桥底,细雨濛濛暗碧溪。
欸乃渔歌声不断,参差桑树望中迷。
花田香散泥初湿,柳圃烟深莺乱啼。
此地千年多买犊,耕男谁复怨征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