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四

重九节,记得住蟠门。红桕晚风深巷笛,黄花细雨矮窗灯。

小院对床人。

(1826—1884)浙江山阴人,原籍河南祥符,字畇叔,一字叔云。道光三十年进士,改庶吉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官至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按察使。为御史时,疏劾王有龄、何桂清,有直声。中法战争时,征兵筹饷以济刘永福。工诗词,曾办“益社”,一时名流云集。又善绘折枝花卉。有《沤堂诗词日记》、《传忠堂古文》。
  猜你喜欢
裁衣赠所叹,曲领再三安。
叹出无人试,闺中自着看。
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禅客呵金锡,征人擘冻旗。
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
正繁秦甸暖,渐厚楚宫饥。冻挹分泉涩,光凝二阁痴。
踏遗兰署迹,听起石门思。用表丰年瑞,无令扫玉墀。

入夏浓云日夕昏,举头烟雨暗前村。风随重客清葵扇,月为佳人射翠樽。

依旧建瓴攲屋角,几番携杖失溪痕。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

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入黄扉不复还。
公去我来山属我,为公偿却半生閒。
魏都雄,凤皇飞观云间。佩麟符、荀池元老,暂辞西省仙班。憩甘棠、地澄远籁,咏华黍、河卷惊澜。碧革萋迷,丹毫冷落,圜扉铃索镇长闲。绣筵展、三台星近,锵玉韵珊珊。金尊滟、新醅方荐,薄暑初残。
政成时、欢余客散,后园朱户休关。度秋风、画阑枕水,挂夜月、雕槛骑山。锦帐笼香,鸾钗按曲,琵琶双转语绵蛮。劝行□、傍眉黄气,先报衮衣还。登庸际,应褒旧德,喜动天颜。
人间不可以托兮,信长风而云行。
浩漫其将何之兮,怅飘忽而徂征。
天生材以有用兮,思逢时而经纶。
苦恩疏而媒劳兮,坐长叹以抚膺。
鸡聚族以争食兮,凤孤飞而无隣。
璚草隐於深谷兮,层丘蔽以苍榛。
骅骝拳跼而不得食兮,蹇驴得志以鸣春。
蝘蜓嘲龙兮鱼目混珍,嫫母衣锦兮西施负薪。
世道有此翻覆兮,谁察余之坚贞。
块独处此幽默兮,乃龟息而虬蟠。
不旷荡以纵适兮,何拘挛以守常。
将倚剑乎天外兮,欲挂弓於扶桑。
以倥偬而为巢兮,以虚无而为场。
运以大风之举兮,假以摩天之翔。
前期浩乎漫漫兮,浮四海而横八荒。
赤玉舄以东上兮,烟苍苍其逢山。
逢羽人於天门兮,方瞳好其容颜。
遗我书以鸟迹兮,读不閒而三叹。
偶然值乎青童兮,绿发双双其云鬟。
笑我学仙之晚兮,蹉跎凋乎朱颜。
玉女飘飘而下兮,遗我以流霞之杯。
稽首拜而自笑兮,问南登之路岐。
采姹女於江华兮,收河车於清溪。
卧香炉以餐霞兮,窥石镜而心清。
遥见仙人於彩云兮,把芙蓉於京。
期汗漫於九垓兮,接卢敖於太清。
乘兴任夫所适兮,鸣驺忽其西驰。
栽若木於西海兮,采琼蕊乎昆山。
揖叔卿於云台兮,恍惚凌乎紫冥。
饮玉浆於丹丘兮,备洒扫以明星。
赤松借予以白鹿兮,挟两龙以相从。
传秘廖於韩众兮,精诚与夫天通。
西上既穷其登攀兮,云飘然而无心。
八极可以神游兮,赋大鹏於北溟。
激三千以崛起兮,向九万而迅征。
访广成於至道兮,闻大块之幽居。
掇玄珠於赤水兮,天下不知其所如。
凌云霄以直上兮,入无穷而遗形。
骑日月而羽化兮,翼鸳鸾而云行。
出宇宙之寥廓兮,羾阊阖之峥嵘。
载长云之河车兮,十二楼与五城。
登真朝於玉皇兮,赐琼浆以玉杯。
听天语之察察兮,廓如云而天开。
天地同乎枯槁兮,生世如乎转蓬。
君子化为猿鹤兮,小人或为沙虫。
营营为何所求兮,鸡鸣趋乎四关。
十步而九太行兮,世路多乎险艰。
传其语以铭骨兮,永愿辞於人间。
忽魂悸以魄动兮,即归路而长叹。
转天车於六龙兮,云骈下而飘翩。
风为马兮霓为裳,靡星旃兮回鸾车。
烛龙衔光以照物兮,列缺挥鞭而启途。
欻翳景以横翥兮,逆高天以下垂。
望四海兮何漫漫,长相思兮在长安。
复长剑而归来兮,谒九重之天门。
白日照吾之精诚兮,效剖胆而输肝。
吐峥嵘之高论兮,开浩荡之奇言。
所谓代马不思乎越兮,越禽不恋乎燕。

刑部天津住沈郎,归来上冢持羔羊。梅花雪后春无数,柏树风前泪几行。

我家阿咸之大父,往年作官亦刑部。常捐俸钱买丹青,阿咸风味似乃祖。

沈郎放笔梅干古,掷笔了不索阿堵。

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虞仲园池芝水濆,华林曲馆远人群。一编岂为穷愁著,万石犹能孝谨闻。

玉躞金题书满架,锦衣珠履客如云。悠然坐挹西山翠,宝鸭焚香到夕熏。

雷电冥冥起晦冈,百年灵气会斯堂。友人李愿在盘谷,高士严陵是故乡。

薄有资囊供一老,尽将文采付诸郎。酒坊新斫松杉架,每日风来雨气香。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风卷蓬根野日昏,含凄倚杖望孤村。
村中昨夜逃亡尽,还有催租吏打门。

枯莽委岩趾,槁箨陨林梢。高下虽殊科,零落固同朝。

念我非金石,胡为长郁陶。人生本物旅,大化谁能超。

以此慰我怀,援笔成长谣。耀灵驰西陆,少昊司秋节。

翩翩野藿飞,澄澄寒潭洁。我生多艰虞,览物难为悦。

时往若驰波,一逝不可辍。来忧如循环,百转还相结。

御风伤绤絺,卒岁无衣褐。徘徊终何之,对影惟明月。

日月开黄道,乾坤奠浑仪。斯人今已矣,吾道竟何之。

玉铉忧思苦,金縢感慨迟。仆碑今复立,恨不见封彝。

华候熙春阳,客行敻已久。
林惊啭月莺,岸密稍云柳。
徂心度停渊,蓬颜照光薮。
幸采韵音多,歌风尽杯酒。¤

午梦初回画正长,新蝉学噪韵悠扬。湘帘似水波纹澹,叶幄如云日影凉。

心静却缘知事少,身闲又为赋诗忙。增侬兴致连宵雨,嫩竹参差已过墙。

树倒藤枯意若何,沩山开口笑呵呵。可怜三尺龙泉剑,唤作陶家壁上梭。

云锦同梯得旧游,旋供帘月泛琼瓯。
莫言官事兼私事,五老峰前一醉休。

惨淡江天里,何人识岁星。众嘲扬子拙,公爱屈原醒。

昨日传书札,殷勤问勒铭。平生无健思,多病况飘零。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