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商隐以诗的形式写给令狐楚的书信。此诗前两句是说诗人幸得令狐楚的看中传授知识却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报答。此时诗人任巡官,当亦兼文字之役。因是节镇,而有“奉龙韬”之喻。这句深执谦谦,自称不德。令狐楚对诗人实有再造之恩,多年的关爱,资助他随计应试,无微不至。自恃文才又颇有些傲气的诗人,面对博学位高的老师自称“空携笔砚奉龙韬”,并非客套,而是心悦诚服。诗的后两句借五祖传衣,比自己得令狐楚章奏真传,心存感激,胜过王祥之得吕虔佩刀。前面的深执谦谦同后面的高自期许看似相矛盾,而对于他们师徒来说却是矛盾的统一。因为前面的谦虚是对博学位高恩师的大恩而言,后面的自信是表示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诗人敢于在短短四句里将两种矛盾对立的思想统一于一篇之中,不只是诗思之精巧,而是有其幸逢恩师栽培的特殊缘由的。
此诗主要表达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并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踌躇满志。全诗语言精练而意蕴悠长。
剪水飞花点翠峦,未教全放玉孱颜。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
凤城垂柳为君攀,西去高轩指散关。望帝愁魂春树外,卧龙故垒夕阳间。
天悬鸟道连三峡,地入蚕丛控百蛮。到日不妨频吊古,讼庭草长簿书闲。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
远近湖山淡复浓,此时浑失旧时容。天寒故把瓶梅浴,雪冻难将野菜供。
东阁又吟年后句,南屏同听晚来钟。翻疑一舸长桥过,重叠云衣护玉峰。
黄金碎捣作微尘,露染秋和色未匀。回首琼林休怅望,素娥元是月中人。
四海兵今息,耕夫未得知。黄粱不敢吃,碗尚半蒿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