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词的上阕,以轻松的笔触捕绘了清新的景致,彰显出词人无官一身轻的潇洒自在。”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两句中,“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明季节和时间,用语精练而又准确;“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词人心情的恬适。“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两句中,“病夫因病”,词人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也是一种因祸得福的遁词。表面上像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白嘲,内心当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能纡,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形象。
词的下阙“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两句,使词人的思绪从眼前转移到了过去,与上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从词情发展上来说,是一跌。“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二句,词笔又拉回来写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径承上阕意脉,抒发此时感慨。从词情来说是一扬。在这一跌一扬之中,词人的喜与恨种种感情变化,内心矛盾,便曲曲传出,沁人心脾。
全词在艺术结构上匀整对称,浓淡相宜,情景事浑然一体。行文意境清旷,抑扬跌宕,情寓景中,颇耐寻味。在虚虚实实中刻画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自我形象。
春深百草争开花,天香国色世共嘉。谁令莺粟亦妍好,濯濯似举风中霞。
一畦同种偶千叶,巧思端属东君家。年来居士已忘物,对花聊复一笑呀。
色空本是不二法,何用自生分别耶。更思崖蜜煮牛乳,甘滑满瓯全胜茶。
游子倦行役,岁暮返旧疆。旧疆郁垒垒,观者嗟道旁。
入门见所亲,涕下各沾裳。束发去家园,骨肉参以商。
山川阻悠邈,一别永相望。何晤今兹夕,还复登高堂。
兄弟敕中厨,堂上罗酒浆。酒中阿母言,见汝重彷徨。
汝今幸来归,汝父在何方。闻之亦陨涕,四座莫不伤。
红泪一巾心百缬。春尽才逢,刚过菖蒲节。懊恨子规啼不歇。
生生催就双蓬雪。
莫听阳关朝雨阕。禁得年年,肠为分携绝。芳草黏天难望彻。
杏花人面杨州月。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
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
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
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
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
聪明正直亦前因,五戒曾闻授岳神。我到冀营君是主,净除庭雪待风轮。
诗书读破自融神,不羡云安曲米春。黄卷至今真味在,莫将糟粕待前人。
谢家绿玉屏,不琢龟甲形。方若陟釐纸,粉缥带苔青。
秀洁庚庚绝文理,十二巫峰横隐起。芙蓉照影立亭亭,远落巴江一江水。
素湍汹涌翻绿涛,长风吹云白月高。三峡涛声满人耳,个中独欠孤猿号。
胡僧谩有金壶汁,洒向素缣图不得。女娲鍊石作五彩,点染料应无此色。
此石产景由天工,略假石人磨削功。石色欲尽玉色起,汎沉天碧涵清空。
君不闻大食贡石莹如玉,中有奇松四时绿。六月凉风卷翠涛,瑟瑟秋声战空屋。
又不闻杨家古屏刻水精,中有为云之美人。海绡衣裳为烟雾,姓名自语非真真。
二物化去固已久,价重隋珠难再有。君家玉屏独在世,勿落忍人豪夺手。
我闻故人杨铁仙,束带拜之如米颠。起来发狂捉铁笔,醉墨写入青瑶镌。
何日乘舟上鱼复,唤取巴童唱巴曲。更借丹丘粉墨屏,对案巫山真面目。
羲轮流驶入初伏。滂沛陡倾珠万斛。凉生小院净纤埃,黛抹远峰拭新沐。
挥箑相将出门去,踏遍高原与幽谷。小桥流水涨初平,深林啼鴂呼相逐。
亭亭隔陇几株松,袅袅绕篱数竿竹。款扉剥啄惊小尨,跣足科头客不速。
主人笑道兼味无,脱粟盘飧唯苜蓿。薰风徐引碧筒杯,香气早传红玉曲。
不将诗律缚老饕,细数酒筹难更仆。笑把闲题信手拈,分来险韵频眉蹙。
相与冥搜刺史肠,畴能不负将军腹。击钵催成绮席开,温铛煎沸清醅熟。
欢呼进酒大斗倾,头上片云疑欲覆。归去归去约重来,屋小于舟难托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