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元白归省三首 其三

此物须防与物迁,最怜光景易流连。游丝却是殊无赖,随逐狂风过别川。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两揆新当国,三边未解兵。
吾君极勤俭,天下望升平。
春雨随时下,福星连夜明。
寒儒卜天意,对酒百忧轻。
华发相看四十年,饱谙世事欲忘言。
一春离别当寒食,再岁追随作上元。
湖外溪山明小槛,雨余花柳暗西园。
极知老大交朋少,相与论文更一樽。
不觉春过半,开花始见桃。
年光双鸟翼,世事一鸿毛。
有兴抚清景,将愁付浊醪。
家林应烂漫,南望首空搔。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沧江卜室数年间,畚筑栽培仅息肩。
生色油然已如此,个中自有不须禅。

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

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

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

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

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

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

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

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

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

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

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

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

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

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又是春风换物华,静观芳意浩无涯。寄语莺花休怅望,新诗已懒向人誇。

秘奥岂愁天地管。处玄机,故然贫懒。守服环墙,高而不短。

马风性,无寒暖。

常爇心香慵执卷。师恩报,何时愿满。功行周圆得云汉。

云步向前相赶。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
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犀锁猿环事已空,独馀楼阁倚千峰。南连蓬岛诸天近,北接曹溪一脉通。

好把酒杯消俗虑,休将幻化问前踪。山灵勿厌频来我,我即邻溪老遁翁。

乌龙潭上泛菰蒲,舴艋三舟酒百壶。
一息尚存犹道路,千秋所恃在江湖。
西京冠剑曾前席,南国莺花入大都。
我始逢君君欲去,柳稊初放听啼乌。
梦破松声枕上闻,睡魔夜半战吟魂。
初疑秋雨连江岸,乍觉寒潮上海门。
招引好风来古寺,追随月色下前村。
晚行欲问声来处,郁郁苍波漫不分。

数遍花须,吹残柳絮,无聊掩上窗纱。深深庭院,聊幕几重遮。

渐觉相思意倦,压绣衾、红玉偎斜。叮咛意,画梁燕子,絮语莫惊它。

知伊当此际,人儿见否,幽恨空赊。乍坠来、钗凤松却鬟鸦。

摇漾柔魂一缕,倩杨花、扶向天涯。谁催觉、枕痕印处,双颊晕朝霞。

一春常畏雨,胜赏及时须。昨对云岩月,今开宝积壶。

飞花随急盏,落日动明湖。未得餐霞法,王乔何处呼。

轧轧鸣柔橹,行行感暮秋。晓鸡催短梦,残月在孤舟。

炎岳云中出,碧湖天外流。一声南去雁,惆怅故园愁。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三日北风怒,孤舟泊寒浦。
乡梦苦难着,潇潇满江雨。
高车驷马谩相夸,竹榻蒲团属自家。
困睡饥餐何所有,一溪明月照梅花。
者僧问处绝谣讹,就便牛来付与它。
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消多。

山堂说法锡先飞,一度南华久不归。绝顶峰峦开法眼,嵌空蹊谷护禅扉。

木鱼声细留花雨,明月更深上钓矶。可是攀援攀未得,清风竦竦动征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