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用七律写过不少感时的篇章,大多直叙其事而结合述怀。这首诗却凭借想象中的景物描写来暗示政局的变化,情景交融,虚实相成,在作者的感时诗中别具一格。
诗篇开首即从朝廷搬迁后长安城的荒凉破败景象落笔。“草萋萋”,虽只寥寥三个字,却点明了物态人事的巨大变化。往昔繁荣热闹的都城,而此时满是废台荒草,叫人触目惊心。长安城的衰败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先兆,诗人对此怀有极深的感慨。这里虽没明说,但领头的“遥想”一语,倾注着无限眷恋关注之情,弦外之音不难听出。下句是说连高居天宫的上帝见此情景也会深感迷惑,这固然是为了突出都城景物变异之大,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不安。整首诗一上来就笼罩了一层凄迷悲凉的气氛。
次联承接首句,进一步展开故都冷落的画面。池籞,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塞外飞来的大雁已侵入池籞住宿,这就意味着宫殿残破,无人管理;而园中乌鸦犹自傍着女墙哑哑啼鸣,更给人以物情依旧、人事全非的强烈印象。前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此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这样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点面结合,深切地反映了作者想象中的故都近貌。
第三联开始,转入正面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当时诗人尽管流寓在外,心仍萦注国事,面临朝政的巨大变故,痛感自身无能为力,其衷怀的悲愤可想而知。“垂涕”而又加上一个“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下句的“地下强魂”,指昭宗时宰相崔胤。他为铲除宦官势力,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朱温掌握之中,自己也遭杀戮。此句是说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韩偓与崔胤原来关系密切,这里插叙崔胤被害的事实,是为了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整个这一联抒情激切,笔力劲拔,接续前面的寥落景象,犹如奇峰突起,巨波掀澜,读来气势一振。
尾联归结于深沉的感喟。“掩鼻计成”,用的是《韩非子》里的故事,这里借指朱温伪装效忠唐室,用阴谋夺取天下。末句诗人以冯驩自况,慨叹自己没有像孟尝君的门客那样设计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办法。这一联用典较多,但用而能化,不嫌堆砌。叙述中,像“终不觉”、“无路”等字眼下得沉重,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引证古事而能具有活生生感染力量的重要原因。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前半凄惋,后半激越,哀感沉绵之中自有一股抑塞不平之气,跌宕起伏,撼人心魄。前人常说,韩偓的感时诗继承了杜甫、李商隐的传统,沉郁顿挫,律对精切,这是不错的。但韩偓尤善于将感慨苍凉的意境融入芊丽清新的词章里,悲而能婉,柔中带刚,又有他个人的特色。此篇似亦可以见出其风格的一斑。
酒无力,凭舷独客背西风。为高楼怊怅,天边易发秋慵。
收艇汀洲雨连夕,近桥帘幕水涵空。去程急、盼断书期,迤逦宾鸿。
悤悤。引离绪、烛外行云,淡画吴峰。旧国年芳,换将乱叶衰红。
涴地惊波古城曲,来年愁梦卧屏中。依前是、倦枕沉沉,魂断疏钟。
昆崙播元气,积石喷灵波。东南控赤县,西北注黄河。
黄河西北来,崩浪触山开。天轮北惊电,地轴沸奔雷。
雷奔万馀里,鼓怒何时已。悬流白日下,漂沫浮云里。
洪波直射三秦道,巨灵擘山山为倒。二华峰开菡萏披,九嵏夹绕蛟龙抱。
九嵏巀嶭青天上,下有黄河日摇荡。欹岸长移渔父船,清沙好拄仙人杖。
仙人西归聊卜筑,开门正对黄河曲。浦口凫鹥上石床,云中薜荔垂茆屋。
男儿挂冠苦不早,玉体忧来日枯槁。尔去应寻河上公,我行欲访南山皓。
依水名园,摹何氏山林入画。轩窗外,垂杨万缕,绿天无罅。
位置琴尊长远俗,浮沉瓜李宜消夏。只清风喜伴故人来,余都谢。
招词侣,乘多暇。飞逸兴,开吟社。斗尖叉竞病,句同珠价。
作势推敲参岛佛,写真神妙逢曹霸。恰比邻,路曲有流莺,声娇咤。
斗酒不复却,丈人前致辞。消长各有数,聚散亦有时。
陈迹已往矣,良会喜在兹。尔我不相见,谁为把酒卮?
况今逢令节,日永熏风吹。丹华耀榴火,圆叶滋荷池。
子其爱景光,烂醉毋推辞。闻言散幽怀,醉乡同赴之。
去年当此日,触热方驱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