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寄何上舍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堪嗟分手日,春色冷湖头。
柳絮空飞尽,长条转系愁。

元宵灯火闹游人,偶向忙中得此身。净几明窗尘不到,弄黄先见一枝春。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老鸦关,仰树间。灵卜西去何当还。

程君一生湖海客,慷慨悲歌古无匹。当代谁人更游侠,意气纵横称第一。

余也愁病隋堤别,片言相托成胶漆。忆昔君家蜚语连,竹林大阮真可怜。

孤身七入蜚狐塞,独夜长歌《猛虎》篇。保孤全宗果不易,此事已有千人传。

月明跌荡旗亭肆,握手秋宵论往事。阙下将为汗漫游,座间不露英雄气。

余也有子趋燕台,何时振融还归来。托君之语语何骤,此意敢望常人哉。

西风萧萧日将夕,满目骊歌留不得。为我须乾白玉壶,因君一拓黄金戟。

花放不知名,稻秀犹能长。芳草隐清流,但听清流响。

难兄难弟未全知,毒种从来眼戴眉。
若到鄞江有云处,九峰寒碧锁清池。

萧山夫子七十余,前年致政留京都。苍颜白发谢簪裾,腰脚轻健不用扶。

旧宅十笏城东发,荒园草草瓜与壶。中有游龙杂苇蒲,紫花烂漫秋不枯。

鳞鬣渐老根生须,笑谓畦丁无鬋除。制以为杖形状殊,坚比赤藤轻若无。

直逾邛竹中则虚,镌铭示我屡叹吁。自言老退思江湖,家无桑田八百株。

又乏橘官千头奴,便作寓公聊自娱。人生随地皆安居,饱食缓步可当车。

且学老圃往荷锄,草木位置不粗疏。长公近亦归衡庐,童稚绕膝读我书。

亲宾过从语踟蹰,年年根节劳爬梳。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

愧我樗散非世须,问道傥许谈其粗。夫子神完老愈癯,谁陪履凫健走趋。

延年作颂敢近诬,岂但功与灵寿俱,难进易退古不如。

乱后行藏岂自由,此身虽在病兼忧。一抔徒积黄泉恨,四壁难为白日谋。

数极乾坤见中否,迹随沟壑恐长休。可怜海内干戈满,独对江山倚寺楼。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总为社稷爱苍生,疏懒猥承国士名。一饭只今谁吐哺,三台此日望调羹。

歌残白雪何人和,眼看黄河几度清。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

吾父性我时,四十头未白。今我又四旬,父已归窀穸。

方幸两慈亲,侍奉永朝夕。胡为十年中,双亲痛疾革。

哀哉父母恩,欲报形骸隔。年载困名途,岁月皆虚掷。

虽然作冷官,难免素餐责。有书岂不读,吾父留手迹。

有杯岂不举,吾母留口泽。显扬纵未能,光阴须爱惜。

汝年已十三,留心在经籍。立志贵精勤,求师重诱掖。

少壮能几何,珍重驹过隙。莫学我无闻,老大悲何益。

人尽游方證佛心,师心无着外三乘。莲花结社新吟远,玉纸抄经旧价腾。

药杵半和铃索响,茶烟轻共衲云蒸。我来与话高僧事,冷笑支公学养鹰。

紫清城郭矗高寒,隥道飞廉接上兰。山色万重连雁塞,河声终古落桑乾。

东京礼乐张衡赋,北阙勋名贡禹冠。十载春明缘底事,愁怀遥睇碧云端。

帝京南面俯中原,王气千秋涌蓟门。渤澥东波连肃慎,太行西脊引昆仑。

九皇天运坤维奠,万国星罗北极尊。尧舜升平见今日,按图形胜不须论。

五月石榴花满树。愁见榴花,又照人初度。如此头颅空自负。

龆年几日成衰暮。

万事宁堪回头顾。故旧深情,反赠琼瑶句。欲报此情深几许。

并刀难断岷江注。

不开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种情田勤礼义,眼前风物任繁华。

山入蓬莱别有春,婺星焕彩助精神。乌衣开第门楣旧,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乔松齐寿列仙身。自惭再世渊源印,未若真传得马伸。

云麓先生坐山癖,脚头尚欠到罗浮。
藏山欲作千载计,试问书成可寄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