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东莞怀云宜民政颂而吾增邑尹盛剑崖行所无事民无能名同归于循良诗兼赠之

莞政宜民有颂声,增江无事民能名。两贤共有循良绩,他日观风一例评。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静思归旧隐,日出半山晴。
醉榻云笼润,吟窗瀑泻清。
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
朝市谁头白,车输未晓鸣。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
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
笑谈自有牙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露华高,风信远,
宿醉画帘低卷。
梳洗倦,冶游慵,
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
昨日小桥相送。
芳草恨,落花愁,
去年同倚楼。
避暑恨无双羽翰,银河亦恐浪花乾。
坐来已倦还临水,卧去无眠复倚栏。
拟截白云铺玉簟,好收明月贮金盘。
如何一见张公子,清论如冰洒座寒。

寒流穿清閟,支径入翠微。山深古木合,林静珍禽飞。

居人本避世,游客亦忘机。归路晚烟暝,新月照柴扉。

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
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
你怎奈何我。

蜀僧出世在空门,心迹超然离垢氛。欲问安禅最幽处,一潭秋月半山云。

娄有史君子,分甘草泽居。昔曾青城游,袖秘玉函书。

质性既厚朴,幼怀乡曲誉。牵牛朝出耕,萧艾手自锄。

野藿香可美,篱鞠味堪菹。吾友大黄君,一病半夏馀。

维子多远志,从容驾轩车。剖决明表里,调剂气旋苏。

愧乏明珠报,长歌酒频酾。征鸿行当归,微阳起石渠。

相思子不见,扳桂下庭除。

三年只影落天涯,望极南云眼欲花。道上已惊仙枕梦,河边误泛客星槎。

枣梨秋熟供新饭,桃李春荣满旧家。喜得息窝消息好,黄金粲粲待披沙。

百笏泓澄贮碧霞,鹰岩皴石一支斜。村容近接亭亭树,水次丛开冉冉花。

细雨披蓑看更羡,新泉灌稻事堪夸。但须耕具兼渔具,还有黎城合置家。

久客厌尘土,幽居怀翠微。
只余清夜梦,长作故山归。
菊已开三迳,松应长十围。
晨钟忽惊觉,犹有露沾衣。

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半程微觉驴鞍湿,记犯山腰一阵云。

粟爵瓜官懒观觎,生涯云水与烟腴。
晚风一笛麦秧陇,春雨半钥桑橱区。
可是樊迟宜请学,肯教陶亮叹将芜。
斜阳芳草联情处,更把新诗吊石湖。

京国驰驱道,悠悠客子情。大风吹四野,王气隐孤城。

舍远云偏白,丛深日碍明。徘徊策羸马,愁逐畏途生。

黄昏雨过流云急。寻凉闲凭雕栏立。呼婢卷帘看。池荷香未残。

闲庭蝉罢唱。月照梧桐上。花外数流萤。晚风团扇轻。

胡公祠堂旧闻处,鲁公岭下草树深。堂后寿宫閟日月,堂前荒草横古今。

收拾胸中书万卷,邂逅眼底梧十寻。我思古人不可见,于公可见古人心。

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
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拾级凌高顶,危栏未敢扶。山从朝日出,云到大江无。

地势随吴转,涛声向海趋。沧桑经几变,千古此浮图。

清庙新,展严禋。恭祖德,厚人伦。雅乐荐,礼器陈。
俨皇尸,列虞宾。神如在,声不闻。享必信,貌惟夤。
想龙服,奠牺樽。礼既备,庆来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