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去燕来閒白昼,花开花落送黄昏。年年好景春风妒,梦里铅华湿泪痕。
金碧岸,锦春丛。红白花开烟雨中。今日乱离俱是梦,六街尘起鼓冬冬。
阿母频催上玉钩。侍儿先起护香篝。晓气扑帘花尚睡,怯梳头。
靥晕有情眉岫远,额黄无尽眼波流。细骨轻躯春一把,许多愁。
能令明主坐销忧,百战功高独不侯。冬冷春和俱入寇,三军岂但只防秋。
久雨苦湿涝,朱阳豁众心。菰蒲分水界,苔藓上墙阴。
蟢子补残网,蜩螗发朗吟。开轩当远岫,幽思惬鸣琴。
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始何时。
红尘飞不到心头,七十年来真自由。醉数又来花甲子,蟠桃三熟是春秋。
葳蕤兰叶青于黛。清芬自昔堪为佩。幽谷许相寻。红心同素心。
娉婷芳思永。花气如人静。微雨嫩晴天。春风年复年。
维宋设宫观,有使有提举。其制虽戾经,养贤丰禄糈。
所以殿阁臣,引疾自华膴。南渡建炎中,内祠比京府。
洞霄典物隆,主者皆宰辅。牧心作志书,惜未偻指数。
后遂弗深考,漫列《朱子》主。校官祀《春秋》,徒然荐笾俎。
遗献竟久湮,靡文此进俯。往者竹垞翁,翻史详为谱。
姓名及爵里,因年分次序。百一十四人,历历可披簿。
其中多名流,遗徽映岩户。应据曝书亭,作为邓志补。
否且锓诸木,悬诸两庭庑。庶几垂不刊,来者目共睹。
毋虚道院游,于是可道古。
夏侯经法许遥攀,家学渊源续韫山。文有里层深酝酿,理无直致妙回环。
钦君友谊忘年日,益我师资函丈间。一曲骊歌从此别,好凭远梦达燕关。
杖头已拨千峰雾,入水拖泥何处去。岭头日落黄芦暗,老麂呼风毛欲竖。
岭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长年袖钵垂手归,濯足溪头弄新句。
天寒路冻寂无人,头铿然掘枯芋。我来一笑调偶同,摩挲寒崖数烟树。
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诉。雄峰大刹列相望,两宗法席纷旁午。
子独何为饿空谷,笑勘诸方多不顾。垂钩岂解钓狞龙,元赏时与古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