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虽辜早菊同高柳,聊楫残蕉共小栏。
浮蚁嫩,炷烟盘。恨无莺唱舞催鸾。空惊绝韵天边落,不许韶颜梦里看。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
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从岷嶓过其下,奠山著藉称雄豪。
告成归来两阶舞,泗滨锡贡备九韶。
览观此石三叹息,髣发蜀镇俱迢嶢。
惜哉击拊堕簨虚,偷送淮海还山椒。
降商讫周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镌雕。
刘项蜗争哄灵璧,血漂川谷流腥臊。
水官恐此被染涴,毡包席里吴中逃。
市门大隐阅千祀,苔衣尘纲薶孤标。
尤物显晦定有数,昨者惠顾不待招。
我昔西游踏禹迹,暑宿光相披重貂。
十年境落卧游梦,摩挲壁画双鬓凋。
天怜爱山欲成癖,特设奇供慰寂寥。
恍然坐我宝岩上,疑有太古雪未消。
嵌根襞积巧入妙,峰顶箕踞贵不骄。
炉烟云浮布银界,隙日虹贯凝金桥。
是时岁杪卧衰疾,健起放杖惊儿曹。
龙钟绕围喜折屐,龟手拂拭寒侵袍。
太湖未暇商甲乙,罗浮天竺均鸿毛。
小峨之名神所畀,永与野老归渔樵。
作诗贺我得石友,且以并贺兹丘遭。
地僻先摇落,空亭长绿莎。
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
旅箧衣裳少,秋程风雨多。
无人相问讯,尽日抚寒柯。

忆别宾畿九历春,天涯霜鬓各如银。悬知林下多情事,还对皋禽念远人。

春日登台览旧邦,东南形胜果无双。川从楚蜀斜趋海,山起燕云直跨江。

回首望乡歌屡奏,侧身怀古思难降。风花散落真如雨,不见高僧拥法幢。

百二昌期见戊申,神孙圣祖两王春。抚绥无外乾坤旧,洗濯重光日月新。

一代讴歌还属启,百年礼乐定先秦。明良千古今朝事,大老何当起海滨。

往年重庆拜诗迟,一乐而今更许诗。厚积何人真自管,皇天老眼更谁欺。

平生读易何亲见,终日焚香邵亦知。俯仰不须呼孟子,本无愧怍是吾师。

蓬莱路。显自在,逍遥所。现长生景,琼花玉叶,金枝宝树。作善人得观觑。作善人得观觑。童子青衣掌仙簿。行功成、上升去。结就一粒金丹,深谢婴儿姹女。永不遭三界苦。永不遭三界苦。
知君胸次蔼春阳,与世多炎岂有凉。
书室相迎黄卷积,羽人同坐白须长。
此翁久客贫兼病,今岁奇寒雪更霜。
一饷清谈百忧绝,故知退静胜奔忙。
鸱夷江上畬田稔,牛斗星边贯索空。

村深一径远,幽鸟喜相呼。心与天光静,身兼鹤影孤。

雨苔随地有,木叶过霜无。为问蓬壶客,何年种白榆。

玉疊开方面,金汤控上游。
连营骠骑毛,重拆雁行楼。
缰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
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尤。
六年襄郡守,三策飞臣谋。
大将深财陷,长江万里休。
两淮先按堵,孤注独横筹。
破竹约乘势,联风已置邮。
乾坤机轴转,海岳版轩收。
春变山堂柳,波通汴水欧。
平坡南下马,远渡北来舟。
无复琼花梦,独馀芍药愁。
斋埃何竖子,还拥黑貂裘。

清溪日夜流,客去几时返。溪前万叠山,相对柴门晚。

栖鸦拂岸低,翔鹭依天远。浩歌无人和,怅然念嵇阮。

文章迩来气燄低,圣经颇遭馀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终南太乙开咸京,丹崖绣壁如削成。白谷横通子午道,黄河吐泄金天晶。

高垂铁锁猿鸟窄,倒插屏障莲花倾。青林漠漠山鬼啸,紫云队队仙人行。

中有太古巢居人,披霞散发㩦道经。时窥古洞获竹简,独荷长镵斸茯苓。

形骸肮脏杂土木,胸次错落罗辰星。迩来强起为赤子,飘然乘霓朝帝庭。

会稽山水聊佐郡,骑驴高啸窥东溟。壮游欲蹑子长迹,探古快读秦皇铭。

当时岩壑依然在,芝草琅玕几树青。兴酣咤望长西北,眼中簸荡泾水碧。

皇子陂边落日明,蓝田关外秦云白。谷口子真谩招隐,清庙明堂须柱石。

他日功成更拂衣,相邀福地烧金液。

诛茅疏野径,种菊拟山家。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

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为道餐英好,东篱兴独赊。

岁暮将何适,三山烟雨边。
日明知海气,云尽识江天。
古树开僧寺,寒潮荡客船。
登临殊有意,濡足祗堪怜。

雪暗荒郊急阵斜,墨痕点点有归鸦。一天风冷书难草,几度霜侵鬓欲华。

曾否偕乌栖桕树,也应伴鹤守梅花。何时日影昭阳带,消却严寒浴水涯。

道胜物能齐,累轻身易退。苟安一丘上,何必三山外。
云霞长若绮,松石常如黛。徒有昔王过,竟遗青史载。
诗因野寺咏,酒向山椒酹。异时逢尔知,兹辰驻余旆。

潭空雨过默龙声,泉漱虹飞石磴明。涧水曲缘村外落,炊烟低傍树中生。

重来拨草寻诗径,不坐逢人问峡名。记得千秋题句在,峰岩同忆桂林城。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