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虞氏外孙扇

处己莫辞三径陋,读书须及五车多。成吾宅相非吾志,直欲丘门备四科。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
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群。他日思吴会,尝因西北云。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懒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

鬋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为惜同乡别,都亭醉酒卮。客星淹此地,卿月感当时。

驿道三秦转,春风万里随。人逢山日少,马度栈云迟。

晓色迎吴剑,晴空曳汉旗。江长带鱼腹,天迥出峨眉。

吊古应多赋,凭高独远思。松深武侯庙,草遍楚王池。

开府雄西极,铭钟满后期。蛮方行自靖,巴俗坐能移。

村女勤桑叶,歌童罢竹枝。还教丙穴上,双鲤报相知。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琅玕深处翠阴凉,绿树人家水绕墙。宿雨润含畦麦秀,南风吹送野花香。

行人指顾青山远,驻马徘徊白昼长。景物虽同民俗异,不胜三叹忆吾乡。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到此身。
,音弱弱,宛犹在耳,且有衰年情严感。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年情乡严感。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严春风绿绮堂深,尊前初识*年面。烟花紫禁,几年供奉,香飘合殿。悲壮凄清,九天飞下,凤吟莺*。待近前细看,品题银字,知还是,红牙管。尽着金簧玉磬,泛宫声、五音初遍。朋簪四合,回头听处,少陵情惋。绿酒抛春,何心倾倒,汾阳金*。为斯人少漏,玉堂消息,写清商怨。

秋夜如漆我心忧,醒亦忧,寐亦忧。兼之蟋蟀,苦鸣不休。

揽衣忽坐起,还卧泪横流。大风吹树何飕飗,床头书鬼声啾啾。

家乡已荡尽,胡为身独留。

雾撚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

矫矫中丞三辅贤,投簪沧海意犹仙。高冠大带回蛮俗,绿醑黄花照暮年。

勋业不谈延庆役,儿童唯唱太康篇。纷纷授简梁园客,未道枚生赋独传。

东淮游览复江西,多少风光入品题。不信穷通有成算,世间凫鹤几时齐。

元祐登瀛盛古今,祇今衰冷愧诸任。圣朝既有徐州相,得路仍知异日心。

龌龊更无微价市,鹪鹩自爱一枝深。故同坎轲荆蛮徙,昔所悲歌今放吟。

依违思故里,吟啸倚阑干。
野水随潮涨,山云带雨寒。
归鸿悲别溆,羁客呆长安。
何日干戈息?山林乐考□。

羔羊执贽,玉帛有辉。百两集止,之子于归。宗姻风从,娣侄云回。

祁阳顾之,焕其盈闱。

乱山去无际,砂砾为平川。渺然见村落,孤迥殊可怜。

屯众三五家,茅栋八九椽。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

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平畴望可尽,禾黍亦陌阡。

天生一掬水,灌此百亩里。如从称量出,不过亦不愆。

芳草绿满地,野花红欲燃。不意桃源境,落此戈壁天。

驱车去未远,回首意再牵。依然入大漠,百里无人烟。

瑶光之精照九真,奇兽天生好躯干。贡入虞廷受封号,朝仪熟习无拘愞。

神威磥硊过熊罴,异状嵚崟陋貙犴。随时浣濯顺阳气,勾引倾城哄奇玩。

故人僦屋宣武门,邀我来观玉河畔。一笑登楼快倚栏,楼下千人万人看。

传呼都尉出西城,指点蛮奴踞南岸。羯鼓暄阗群象来,锦鞍结队红云烂。

鼓声初歇人语寂,并立沙汀卸羁绊。一人裸体骑一象,徐徐踏浪排鱼贯。

细刷四蹄及两牙,洗净尘污一身遍。水面浮来自在行,瀺灂盘涡才没骭。

翻身一跃入波底,疑堕蛟宫杳难唤。隔浦俄惊浪拍天,波心突出银涛乱。

蛮奴依旧跨肩头,观者魂摇共嗟叹。也似吴儿石作肠,潮头出入全无惮。

往来盘舞复几回,扬沫飞涎绕云汉。连蜷修鼻吼长风,老鱼瘦蛟皆远窜。

浴罢依然上锦塘,赤罽重装日将旰。成群归锁御房深,明日宫门须待旦。

油壁花骢影渐稀,风吹十里香尘散。濛濛楼角翠浪流,西山扫黛横天半。

意绪恹恹,无可奈、昼长人困。镇日里、春阴黯澹,空庭悄静。

嫩绿如茵铺鲜砌,落红成阵迷芳径。知连朝、细雨酿春寒。

清明近。

花易谢,春将尽。人易老,时偏迅。惹闲情万种,工愁善病。

人面东风空结想,年华流水都成恨。古今来、薄命属红艳,真堪信。

池上有孤岛,影摇波底天。
蓬壶欣彷佛,仙客得留连。
岸草衬丹轂,滩薦隈画船。
羡君休瀚日,寄傲一尊前。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