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初建章华时,脩梁巨栋如云垂。诸侯共落相长鬣,示汰往往逃而归。
当年左史共王阙,祈招之诗为之发。固宜便嬖意相当,肯使俊乂居周行。
宫中门户如莲房,锦茵绣幕春风香。娥媌曼睩肌雪霜,侍燕承娱夜未央。
金石间作侑玉觞,兕觥不复称公堂。志窥九鼎轻天王,翠被豹舄垂琼珰。
乾溪之辱岂其寿,峻宇雕墙湎于酒。
东风昏似梦,又吹我、此间行。算有限欢娱,无多光景,也费经营。
当初笑呼猿鹤,待功成、绿野始寻盟。空却池塘睡鸭,留些栏槛穿莺。
盈盈。残月不胜情。依旧下帘旌。叹堤杨尚短,林花未满,舞馆先倾。
清明。满园蝴蝶,只和烟、带雨舞回汀。黄雪廊边旧事,水明楼畔前生。
谢先生有好奇癖,避喧诛茆向绝壁。堂成自署小东山,希风乃祖老安石。
堂前秫田类泉明,堂后橘园如李衡。山居兼有生计事,岂徒浪博高隐名。
有时凭高作伎乐,山水丝竹音俱清。中年哀乐藉陶写,一任俗儒嘲风情。
先生行乐不知老,逢人便诩东山好。暮春三月山花开,倾家买酒延客来。
林中扫地置磐石,平稳可以安樽罍。红妆当筵劝尽醉,诸君何可辞深杯。
东山调丝西山应,猿鸟惊啼夜不定。坐久残月衣上明,相属拈题尽馀兴。
余亦东山客,请赋东山歌。东山草木尽识我,去年此际曾来过。
重游但作信宿计,匆匆难免山灵呵。唯愿主宾长健在,年年觞咏山之阿。
武昌遗老望旌旗,正是诸君报国时。令弟九江全死节,明公南海有生祠。
台中妙选邱山重,湖北先声草木知。一道宪纲还旧睹,真儒端可佩安危。
姑苏远近高低寺,六十坊前庆云被。刹幢最古是能仁,残碑勒载萧梁事。
北院禅栖花木深,名流往往高轩寄。谁与题壁抒丽藻,石田倡韵杨祝次。
二公雄笔镇山门,直等江心玉带视。六丁一夕下取将,隔代吟魂熟招致。
包山水墨化结习,濡毫洒洒含清思。失诗乃以画补之,画成诗亦复附志。
完斯公案非偶然,讵独老僧爱文字。何时散轶来北原,收入米家书画记。
菭花主人癖嗜古,宝此不啻千缣值。长夏招要避暑饮,传观竞树诗坛帜。
尘世茫茫感废兴,我来把卷发深喟。前人舍宅创浮图,后人据寺窃闰位。
可怜筑土号三兴,黄叶西风惊梦寐。日月光悬爝火息,后宫灭尽双蛾翠。
兰若粗能复旧观,劫灰旋又几销毁。斯图历今二百载,前辈风流故未坠。
乃知寿世重文墨,作缘底用金布地。展之壁上当卧游,疑有涛声出松吹。
昔闻西樵山峰七十二,巃嵷削天出平地。金瓯山势蜿蜒开,盘互其中四十里。
校书题破青山色,留得游人供宿醉。露氅风瓢结伴行,为向层峦旷盈视。
春当二月花气迎,拂林低霭如有情。丹梯远接翳门上,夹道草色春风生。
此山由来岭外奇,不到山中迥不知。黄云孤逦擎仙掌,沧海光涵浴日池。
上为云屏玉峙,七星浮黛以蔽亏。下为喷玉飞帘,千山溅雪而寒漪。
石梁倒挂明珠玑,素涛飞舞双白螭。中峰遥接天柱眉,雷坛火盖多累垂。
鸡声鸣午云间出,桃花流水何参差。仰天长啸振衣立,大科小科如拱揖。
洞拂蓬莱叠锦张,石绽芙蓉空翠湿。相传乌利炼金砂,银井留丹覆绛霞。
又传紫姑服日华,素烟玉女明三花。群真遥来聚窟宅,遂令窅窱成幽遐。
孤怀寂寂松风石,搔首林皋如夙昔。夕阳佳色款荆扉,春送香风生两腋。
每道银鱼妨赏识,草堂猿鹤怜乖隔。胜情空复留尘迹,长使山灵笑逋客。
何时揽浮邱之袖兮拉安期之舄,瑶草春深挂萝席。
方丘原自足烟霞,又奚事于朝期五岳兮暮驰七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