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赠别诗通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染离情别意。这首诗不同,开头便是一声深沉的慨叹: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那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突如其来,喷薄而出,令人心神为之一震。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寄寓诗人深情:九州以外,哪里最为遥远?恐怕就要算迢迢万里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里,真象登天一样难。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的渺远难即,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接下来四句,是写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实写海上的景象,诸如气候的无常、风涛的险恶等等,借以表达对航海者的忧虑和悬念。
第三联写得惊耳怵目,扣人心弦,富有精警之意。无论语言是怎样的铺张扬厉,情感是怎样的激宕淋漓,要在一首短诗中把海上航行中将要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说完道尽,毕竟是办不到的。所以,王维采用了另外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避实就虚,从有限中求无限。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要说的意思只开了一个头便立即带住,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联想,补充,丰富。《新唐书。东夷传》云:“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这里“日”字双关,兼指太阳和日本国。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可见艰险已极。诗人不作正面描绘,只提供联想线索;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不说忧虑而忧虑之情自见,正是这两句诗高明的地方。
最有特色的,还是“鳌身里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句。在这里,诗人不只是没有实写海上景象,而且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里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同时展现出四种色彩: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的图画。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四种色彩在不断地交织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海上航行艰险、安危的忧虑。
历代的诗论家们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的“诗中画”大多是“绘画所描绘不出的画境”。这首诗即是如此。人们公认王维是着色的高手。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笔下的色彩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消极的附属物,而是创造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积极手段。这两句诗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很富创造性,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晁衡战胜艰难险阻,平安回到祖国,但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依依难舍的深情。
此诗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使全诗神彩焕发,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龚黄古贤牧,政事见于今。疾恶风霜手,活人天地心。
躬行循吏传,时作谢池吟。我欲依刘表,常忧老病侵。
人迹不到地,茆茨亦数间。借问此何处?云是九华山。
死宁触诽谤木,莫受吴公片言辱。生不求冠军侯,但愿吴公一语褒。
吴公名节重九鼎,一时士论推阳秋。昔人酌水贪泉上,起廉立懦传清唱。
公今结屋西湖滨,曰漱清泉追逸响。十年作吏真饮冰,粟帛不曾充内帑。
直声肯避贵人嫌,台阁至今称木强。袖中白简粲霜花,头上豸冠驱罔象。
苍鹰侧翅在秋霄,狐兔悲鸣潜草莽。可怜豺虎亦惊惶,政恐老拳当巨颡。
人言弹击是公才,公岂有意于斯哉。愿言天下万姓耕凿尽帝力,坐令虞芮归吾来。
群玉府中香满袖,凝春亭里看花开。綵云近席微风动,红日当窗好客来。
西海珊瑚阶下长,东家胡蝶雪中回。竹深每听尚书履,池暖时分太液杯。
凤咮浮烟金错落,鹅群随水白毰毸。人间应得函封帖,青李来禽绕舍栽。
莫言为庶尚清门,洒削椎埋世所尊。五亩蓬蒿初谢客,一经耒耜欲传孙。
儒巾侠剑成长物,马磨牛宫在小村。淡泊齑盐吾敢恨?十年前已算牢盆。
索米长安市,光阴电影移。酒尊贫不饮,药裹病相随。
愤激樱桃赋,凄凉苜蓿诗。臣心清似水,暮夜有天知。
漠漠江云路不分,小桥流水夕阳村。唫翁马上频回首,一阵东风暗断魂。
露蝉声里凉生早,栏杆绕花红整。听竹敲秋,因苔划句,忘了蓬窗灯冷。
眠鸥梦醒。正放鸭桥边,一丝风定。环佩来耶,珊珊疑有水仙听。
年来我亦愁病。吟朋萍散了,闲却游兴。鸥社盟秋,凫灯梦雨,只有一襟秋剩。
丝丝瘦影。怕照见湖波,鬓儿难称。独写相思,露塘风又紧。
疏篱簇簇湘江畔,翠美森森淇水边。争似移归森院里,真同画向后堂前。
粉筠应惜裁龙笛,霜锸还惊断马鞭。不是多情谁解爱,手栽吟绕溉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