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一何永,置酒临高堂。宾从列四座,广乐奏东厢。
清歌激流羽,琴瑟悲且良。高张发促柱,哀音不可详。
沈吟欲何待,酌醴不盈觞。人生天地间,辟彼隙驹光。
世路岂不怀,坎?多所伤。乘时慎自保,为欢殊未央。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沙际漾浅碧,竹外攲深红。晨光发秾丽,醉脸酣春融。
欢华不满眼,荣悴一日中。娟娟泣朝露,槭槭陨夕风。
顾我非灵仙,丹砂驻君容。举酒酹其根,明年何处逢。
曾持绣斧事澄清,暂辍班行佐尹京。总为希仁能镇物,况来唐介有先声。
万年宫阙瞻丰镐,六代江山入宰衡。去去望之非久外,安排台鼎望功成。
麦斜何崭崭,兹游惬心魂。石洞入窈窕,不说桃花源。
白云走平地,崇冈亦崩奔。松篁翳重阴,境幽判寒暄。
天关手可摩,始觉所历尊。赤城去不远,玉禾行当蕃。
相期马子微,于此采灵根。
彼昼何长,岁计乃短。迨我今暇,申此诚款。吹笙鼓瑟,以乐嘉宾。
中苟不接,化为劳薪。昔我初生,伤乎末季。及吾方刚,而乃不啻。
盻彼流水,其流汤汤。亮无利楫,孰溯以航。岁不我与,世亦如斯。
道远倒行,徒为人嗤。炙我枯鲤,命我匏尊。惟彼无怀,可与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