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作府幕二首 其一

少年来作五陵游,一掾风尘已白头。今日送君秋色里,疏钟小雨上离舟。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便是朱唇素面,那知绿叶青枝。
净几明窗展处,微风淡月醒时。
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
无地著浑身空惆怅,丛林难免无根谤。

少日声名冠两科,弁星争看切云峨。回翔禁路联三组,独步枢庭拥万戈。

饮马直须临瀚海,洗兵端欲挽天河。壮怀落落今休矣,急景骎骎可奈何。

蚁动忽听床下斗,驹跳已向隙中过。泉原一闭成千古,有客哀吟只浩歌。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界口东来水势宽,山夷水远到淳安。溪船泊处乡音改,愁听敲篷夜雨寒。

苍苔白骨满黄沙,马汗成冰带雪花。
夜夜鞘中长铗吼,教人不得梦还家。

灵芝固无种,仙药宁有根。至宝在人心,六经不尽言。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万骑遥闻发上林,内前车马去骎骎。风回辇路香烟合,雨映龙楼柳色深。

杂卒屡呼惊过客,冷官凝望促华音。修门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傥照临。

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呶呶吠碧萝。大庾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

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几度裁诗寄相忆,江南如此奈愁何。

员玉已奠。
苍币斯陈。
瑞形成象。
礼从天数。
智总圜神。
为祈为祀。
至敬咸遵。

不到嘉山十五年,神林祠宇两悠然。鹅溪鹅泛溪头月,龙井龙蟠井底天。

霖雨未能酬素志,烟霞且得遂高眠。一觞一咏归来晚,朋友相联若有缘。

几日池塘云不住。柳也濛濛,想做清明雨。半塌茶烟和梦煮。

画屏几点江南树。

欲捲珠帘风不许。如此黄昏,休去移筝柱。楼上晚山青不去。

夕阳正在鸦啼处。

云水光中语更清,从他山寺晚钟鸣。
满船载月归来好,一笛穿云裂石声。

寒山黑芙蓉,环绕荫嘉禾。摩挲倚虬松,翠茜爱深竹。

朋游亦偶然,僧话颇不俗。墨妙人间稀,安得时属目。

漏鼓无声清露寒,西楼残月夜漫漫。
飞觞莫讶花催急,世界宜横醉眼看。

雍容陪大政,密勿赞洪钧。

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席上若微桃李伴,
花中堪作牡丹兄。高轩日午争浓艳,小径风移旋落英。
一种呈妍今得地,剑峰梨岭谩纵横。

四月大风忽怒号,万山撼水如秋高。中天飞雨如飞涛,须臾大地遍泽膏。

耕者莳者浑不劳,群儿拍手笑桔槔。买牛者子惟卖刀,起而视之满征袍。

举酒浩歌乐陶陶。

独脱烽烟地,同寻菡萏居。半年两握手,十载几封书。

人壮吾新老,兵销会不疏。此来难久住,一笑一欷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