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逐层描写国破之哀,是动乱时代的实录。全诗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其不幸又无奈的心境,充满悲愤与哀痛之情。
首句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
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仓皇失主,诗人忘不了那刚刚逝去的“盛唐气象”,那安宁富足的开元盛世。但盛世不会再来了,诗人对崇高美的景仰中混和着感伤。这不仅是对一个李姓王朝的眷念,也是对历史上曾有过的高度文明的留恋,是对一个文化断层的悲悼。
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在人民的泪光和诅咒中寻欢作乐,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
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辣味不足,温婉有余。
此诗充溢着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唐军收复两京,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凡作过伪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维则因为这首“凝碧池”诗得到过肃宗的嘉许;又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得到特别宽恕。由此可见此诗在当时影响之大。
轻舟何翩翩,斲冰浮清川。问之亦奚乐,岁宴道且邅。
云我大梁客,游说万乘前。画策不见收,故乡复言旋。
薄禄及吾亲,就官若归田。名实两有适,远近谁间然。
忆昔都门别,尔来弥十年。苍苍豫章质,更觉摩青天。
语旧或涕流,举觞愧留连。相从且未果,使我心劳悁。
故人兄弟得连床,强半征鸿聚作行。分得开颜忘戚戚,因何失志转伥伥。
閒行不碍荒园小,旅食惟知白日长。学道无成世缘减,欲凭何事掩悲凉。
登陟穷幽胜,峰西日渐曛。朅来孤岭上,瞥见两湖分。
卧楫思乘月,扶筇更蹑云。梅花偏滞客,晚酌恋清芬。
重九开樽节未寒,黄花初发叶皆单。待看旬日金铃绽,剩得东篱一醉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