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 其二

东篱谁解惜芬芳,花未残时节未霜。珍重樽前论花品,行台今日有苏黄。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
毡襯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
风休雨罢。三五春寒夜。翠额重帘何妨下。一炷非兰非麝。
红莲开遍吴宫。华灯小试房栊。客里愁须强遣,从来我辈情钟。
花院小回廊,庭蓂成行。水面红妆翠绡帐。蓬莱云近,风露一番清旷。星郎来碧落,长庚象。
素志未酬,丹心益壮。且醉真珠小槽酿。不须皓齿,拍手狂歌清唱。一尊为寿庆,羲皇上。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尊玉管空尘迹。空尘迹。连天草树,暮云凝碧。
南苑垂鞭路冷,
西楼把袂人稀。
庭花犹有鬓边枝,
且插残红自醉。

画幕凉催燕去,
香屏晓放云归。
依前青枕梦回时,
试问闲愁有几。
池疏龙首水循除,日暖游鯈得自如。
官已忘机民正乐,鱼今知我我知鱼。

山色空濛雨点微,醉中不觉湿蓑衣。何妨乞与丹青本,一棹横冲翠霭归。

曲尘柳色正遮门,石黛江流曲抱村。小院春光方盎盎,远山雨气又昏昏。

傍檐林鸟惊幽梦,极目烟芜捲烧痕。只道馀寒尚如许,不知生意满乾坤。

望紫阙兮春风,知瀛洲兮草绿,愁绿芳兮近缩。日莫黯兮黄昏,时莫凄兮春蹙。

地莫悲兮岐途,人莫苦兮远目。

客行犹记五更钟,万树梅关东复东。忽作波涛初雨后,蔚如烟雾远看中。

近闻万里归人说,更讶千盘薄汉雄。物产绝奇安有极,高昌虎珀照天红。

少年遨嬉楚山麓,兰蕙苗深密如簇。推篷政爱江雨晴,沙觜崖根相映缘。

芒鞋苧服偶徐步,随处搴芳清兴足。丛丛叶似剪春罗,个个花疑刻寒玉。

新茎窈窕凝嫩紫,疏蕊参差飘远馥。燕姞曾徵梦里祥,宣尼屡操琴中曲。

于今老作汴梁客,采掇无由到空谷。生绡忽睹精妙画,况有珠玑动盈幅。

吴兴王孙差可拟,茂苑禅僧难并躅。狂尘旷野萧艾繁,惊见联芳开病目。

藓沿怪石傍荆棘,芣苡湘筠伴幽独。宝之不啻径尺璧,藏以髹函惟恐渎。

龙眠底用写九歌,掩却离骚观此轴。

珰焰弥天震九阍,剪除榛棘扫乾坤。百年养士思先帝,一诏求贤拜至尊。

臣本草茅常引领,人非木石尽衔恩。鱼盐版筑风云气,洒涕重招楚泽魂。

先子诸兄弟,惟公宿典型。论文推老辈,养志祝遐龄。

生饮孙山恨,终艰伯道丁。壮怀未中寿,此地讵堪经。

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
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从此东归去,休为坠叶期。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
人间春寂。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谁复省十载,匀得晕粉,髻倾鬟侧。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

菜根有味美如脂,要识希文未遇时。铁杵磨针难却易,飞鸿休放此心驰。

心如墙壁眼如眉,月饵烟蓑下钓矶。
湛湛寒光凝一片,波澜不犯取鱼归。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兵甲三春满,经年海上归。未依新画栋,还认旧柴扉。

雨细窥帘入,泥融掠水飞。营巢吾愧汝,飘泊寸心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