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书怀

风霜头已白,悔不早归耕。
客路远千里,儒冠误一生。
世情云共薄,心事月同明。
老去便疏散,逢人懒送迎。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老呼稚舞报丰年,极目黄云欲际天。旋捣新粳供晚饭,只愁閒梦搅安眠。

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
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
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
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
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
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
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
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谁云有句传天下,
自愧无心寄岭南。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干戈时变信虽绝,
吴楚路长魂不迷。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鹤岭僧来细话君,依前高尚迹难群。自抛南岳三生石,
长傍西山数片云。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
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紫阁秀青霄,亭午羲轮鲜。虚岩发清啸,犹疑鹤驻山。

土室凿云根,咏风挥素弦。俯仰游八极,飞轮驰弱泉。

玉舄宁误秦,苍苍求蜃烟。出入无穷门,朅摩广成肩。

厌世疾不称,寄语王子年。

疏风弄影梅初放。月圆春树笼烟飏。细雾拂灯华。琼卮落彩霞。

轻云飞送碧。寒雪凝光白。一管紫琼箫。声声出画绡。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余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

庭鹤舞白雪,泉鱼跃洪流。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

感叹未终曲,泪下不可收。呜呼钟子期,零落归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从我游。

重安汀前雪映天,知君此时到其閒。两夫舁之担一肩,荒荒瑟瑟山复山。

子行十日我西还,播城雪夜雨似绵。以吾念子衣枕寒,知子于吾亦悬悬。

人事乖迕堪浩叹,隔六十里乃天渊。旧约送子意颇繁,既去矣复从何言。

少年科第世俗便,一日声名即圣贤。子兮织锦古斑斑,媚世复解渲牡丹。

又始弱冠谁不妍,金门玉堂无子艰。念我才具未老坚,论献远愧晁贾班。

折腰屈膝又所难,自计岂能事上官。虽云汝坟迫周磐,密缝之心亦可怜。

取彼偿此心已酸,况又未操必得权。吾以此乃今闭关,纵有贵命宁弃捐。

父母俱存兄弟全,痴儿问字妻纺棉。讵免身劳心以安,但无远别吾终焉。

子今偕计趋春官,历鍊骏骨阅山川。河声岳色浩漫漫,吞纳胸中同郁盘。

独慨宿学近颇悭,罕聚辇毂散若烟。阮程二老海内观,子往谒之问渊源,必有告子乎勉旃。

高堂虽老健加餐,长昆弱弟善承颜。及兹馀晖快著鞭,木天固有君旧毡。

然止藉此为亲欢,得意慎勿受所牵。明年驰传归白田,阿爷携子笑欲颠。

阿娘抚子衣锦鲜,孺人见子屏风边。我从山中系行缠,秋堂与子对床眠。

听子闻见胜今年,作诗一笑随风传。

疲痾积未瘳,伏枕倦长愁。复念夜分首,江上值徂秋。

阴凝变远色,落叶泛寒流。繁霜积晓缆,轻冰绕夜舟。

曳裾出兔苑,引领望龙楼。勿念荆台侧,无为戚情游。

蹑级苔侵屦,钩帘月满庐。淡烟浮茗灶,深柳护巾车。

径引凉阴直,窗涵夜气虚。无人闲问字,犹自手钞书。

林径西风急,松枝讲钞馀。冻髭亡夜剃,遗偈病时书。
地燥焚身后,堂空著影初。吊来频落泪,曾忆到吾庐。
正莓墙、柳绵低度,枝头红紫飞尽。秾阴涨绿冰钿碎,浥浥麝兰成阵。仙骨嫩。悦姑射瑶姬,青幰游琼苑。风前有恨。也一似宫梅,飘香坠粉,轻点寿阳鬓。梨花雪,讲道全无清韵。何曾流到春晚。柔条不受真珠露,滴沥紫檀心晕。芳又润。待挼放金樽,拚作通宵饮。日高慵困。任翠幄低云,玉薰泛梦,路入醉乡稳。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云安古汤溪,□□□□滨。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溪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嚚。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