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小隐远民廛。草舍三间柳作椽。围绕佳城才二顷,山田。

便觉胸中绰绰然。

世态自争妍。老我壶觞业自专。地阔天宽容醉舞,回旋。

又似偷闲学少年。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康乐风流五百年,永嘉铃阁又登贤。严城鼓动鱼惊海,
华屋尊开月下天。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
今来谁似韩家贵,越绝麾幢雁影连。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东坡留砚更留铭,湖叟能谈旧事听。欲访风流贤太守,青山何处夕阳亭?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
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
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
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白云如海草连陉,断发犹携翡翠屏。可似朝云能入道,从君日诵大乘经。

桃花深红杏花白,红白花开弄春色。
东风一片落衣裾,肠断江南未归客。

甄诗格,凌沈几家参。若举经儒长短句,岿然高馆忆江南。

绰有雅音涵。

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

妙不著言诠。

何如尔。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若于著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故用韵以反骚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
边头。依旧防秋。问诸将君恩酬未酬。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

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

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

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

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断蓬踪迹去依刘。试登王粲楼。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

诗遣兴,酒消愁。竹林多胜游。与君何日共仙舟。相看应白头。

乃翁辛苦注周易,曾梦神人谈太极。
清泉煮蔬啖粝饭,醯盐酱姜俱不食。
迎霜猎猎煮袍青,映日萧萧颔须白。
自云今代王辅嗣,憔悴形容人不识。
有子有子狂非狂,其名复亨字雷阳。
十五早学张道陵,二十已成费长房。
篆符咒水逐鬼物,朝游燕齐暮衡湘。
信奇喜异世不少,指空说无饶衣粮。
读古人书识道理,定复在陈饥欲死。
不如沈家跨灶郎,恍兮惚兮行怪诡。
村惊郭骇争赠诗,我亦徇俗书此纸。
万事宜假不宜真,往往神仙亦如此。

鶗鴂一声春已晓。胡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

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

春来悄莫人知道。

小院落。秋阴薄。夕阳一片画阑角。井梧已渐凋,新凉谁先觉。

谁先觉。满眼西风恶。

几年烽火暗尘惊,此日新开保障营。李父棠阴垂日永,潘郎莲幕肃风清。

喜看三害乡关去,再见单车渤海平。自此士民歌盛德,于今无复虎纵横。

孝侯孙子独称贤,乱窜思归夜不眠。看画每期王右辖,题诗惟忆杜樊川。

桃花雨外寻樵径,春水天边觅钓船。爱汝披图良足慰,不须重办买山钱。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

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疏云薄日冷吴江,江色芦花共渺茫。
四五点山烟霭淡,两三枝桨水云长。
游鱼避网惊微浪,幽鹭窥汀下夕阳。
兴罢归来更回首,满峰明月踏溪霜。
一雨生凉思,羁人感岁华。
蝉声初到树,客梦不离家。
海北人情异,江南去路赊。
故园儿女在,夜夜卜灯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