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 其四 黄金台

昭王锐志移青社,筑土悬金奉贤者。四方剑佩集强燕,千里风尘驰骏马。

郭君自举先群豪,乐生独步超凡曹。酬恩一雪伯国耻,建功并倚云天高。

君臣意气千年少,落日荒墟没秋草。黄金买贵满长安,惆怅英雄布衣老。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後。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御。
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龙伏熊虎踞。
挑抉靡遗余,陶穴付一炬。
积火变深黳,牙角犹愤怒。
老翁拥破毡,正昼出无屦。
百钱不满篮,一坐幸至莫。
御炉岁增贡,圆直中常度。
闾阎不敢售,根节姑付汝。
升平百年後,地力已难富。
知夸不知啬,俯首欲谁诉。
百物今尽然,岂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隔江气候不齐时,梅向杭开越上迟。春远未通蓬岛信,腊深先放武林枝。

岭头素艳未争发,笛里孤音却后期。虚白堂前攀折看,咏公诗句醉金卮。

啄木啄啄,鸣林响壑。贪心既缘,利嘴斯凿。
有朽百尺,微虫斯宅。以啄去害,啄更弥剧。
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
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断岸奔流万里风,疏林黄叶九秋中。画阑干外斜阳暮,并作离愁一段浓。

十载江湖,一朝簪组,宠荣曷称衰容。圣恩不许。归卧旧庐中。慨念东山伴侣,烟霞外、久阔仙踪。今何幸,相逢故里,谈笑一尊同。
吾州,真幸会,湖边贺监,海上黄公。胜渭川遗老,绛县仙翁。纵饮何辞烂醉,脸霞转、一笑生红。从今后,婆娑化国,千岁乐皇风。

画槛朱栏别院深,荷香曲处覆成阴。银河笑指他年事,碧海欢盟此夜心。

花烛开时吟好句,管弦歇处奏繁音。愿将婀娜重怜惜,莫谓枝头长似金。

鼠影窥灯,鸡声叫月,马蹄催送征轮。才渡黄河,梦儿也阻三分。

春宵寒暖凭谁问,况霜花、满地如银。得知他、烛烬香销,几个黄昏。

来时只说长安远,便长安不远,说总销魂。一月程途,今宵已过三旬。

平生烂醉浑闲事,到天涯、薄酒难醺。可怜人,我盼云鸿,卿盼波鳞。

十里横山,一湾流水,东洲蕞尔孤村。称来田舍,山水对衡门。老我无能为矣,犁锄事、付与儿孙。湖田上,黄梅雨足,蛙鼓□声喧。亲朋三四老,须眉雪白,言笑春温。每携手相过,清事闲论。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倾倒夸尊。章台路,马蹄尘土,不到紫苔痕。

?珠舂出真珠颗,山药锹开白玉团。本草经中俱上品,故人书寄善加餐。

轻投已获琅玕报,每饮兼资菽水欢。欲把长篇酬厚意,吟肠无味苦搜难。

朝看花未稀,暮落已如许。四时有代谢,一雨变炎暑。

山亭月皎皎,蟋蟀终夜语。凉飙集素襟,感彼机中妇。

清晓冬冬鸣杜鼓,前村后村走儿女。
田家醵钱共赛神,谢神时晴复时雨。
案有肴酒炉有香,老巫祷祝躬案傍。
愿得年年被神福,秋宜稻谷春宜桑。
人淳礼简酒无数,歌笑喧阗日将暮。
田翁敧侧醉归来,山头明月山前路。

黄尘道上绝行车,避暑时来野水涯。簟展南州徐稚榻,樽开北海邺侯家。

风情未老歌桃叶,儿子将看折桂花。更向东邻寻乐事,竹林深处最清华。

微径树边入,亭偏池水涯。
即能钟野趣,兼亦占鸥沙。
晚色湖生月,秋香荇作花。
竹扉分夜火,只与钓鱼艖。

梦只三更路几千,踏穿芳草到郎边。年年三月啼红泪,自叹前身是杜鹃。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