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随着春风郊外散步,村村一片片红花绿柳。

田翁说春社快要临近,邀我去他家尝春酒。

沉醉中赞颂新上任的成都府尹,这样的好官双眼从未见过。

回头指着大儿子说,他原来是一个弓箭手。

名字登在飞骑兵的军籍上,服兵役的年月也最长久。

前几日放他回家务农,这才救了辛辛苦苦的老朽。

差役赋税哪怕重得逼人致死,我发誓也不把全家搬走。

今年社日,要大大热闹一番,不知您能在这里留住否?

接着呼喊妇女,把大瓶打开,为我还用大盆盛酒。

这种扬扬的意气令人感动,爱民正是为政之首。

说的话过多而且又杂乱,夸奖府尹始终不离口。

清晨出游,偶然来到他家,却从卯时到酉时喝了一天酒。

长久做客应爱惜人的友情,我哪能拒绝邻近老叟的挽留?

他高声叫人拿取果栗,我几次告辞他又拉住我的臂肘。

看他指手画脚强留得无礼,我不觉得村里老头粗鄙呆丑。

月亮来时他还一再遮拦,还生气问我喝酒管它几升几斗?

注释

遭:指不期而遇。泥(nì):缠着不放的意思。泥饮:缠着对方喝酒。严中丞:严武,时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美中丞:赞美御史中丞严武。“美”作动词用。

步屧(xiè):行走;漫步。“屧”即草鞋。《南史·袁粲传》:“(袁粲)又尝步屧白杨郊野间,道遇一士大夫,便呼与酣饮。”

花柳:花和柳。宋许月卿《多谢》诗:“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逼:逼近。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之分。这里是春社,在春分前后。

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酒酣:有几分酒意。新尹:新上任的成都尹,指严武。

畜(xù)眼:畜眼,犹老眼,是对自己眼睛的谦称。“畜”同“蓄”。

指大男:指着他的大儿子对杜甫说。

渠:他。弓弩手:弓箭手。此句是说被征去当兵。

飞骑:军名。

长番:唐代府兵制中,无更代的长期兵役。

放营农:放归使从事农耕生产。

衰朽:即衰老,田父自谓。

差科:指一切徭役赋税。一作“差料”。

举家:全家。汉焦赣《易林·乾之需》:“目瞤足动,喜如其愿,举家蒙宠。”

大作社:社日要大大地热闹一番。

拾遗:指杜甫。杜甫曾任左拾遗。

取(zhǒu):取酒的意思。

风化首:意思是说为政的首要任务在于爱民。

杂乱:多而乱;无秩序、条理。

朝(zhāo)来:早晨。

卯(mǎo):地支的第四位,上午五点到七点为卯时。酉(yǒu):地支的第十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为酉时。

久客:久居于外。汉焦赣《易林·屯之巽》:“久客无依,思归我乡。”惜:珍重。

邻叟:邻家老人。此指田父。

肘:这里作动词用。时被肘,是说屡次要起身告辞,屡次被他以手掣肘(拖住或搂下)。

指挥:此指田父指手画脚。

村野:犹鄙野,相当于现在说的“老粗”。

遮:遮拦,就是拦住不让走。

嗔(chēn):嗔怪,就是生气。升斗:借指酒。

赏析

  此诗开头“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是说穿着草鞋信步去玩春景。即下文所谓“偶然出”。万方多难,百忧交集,然而花柳无情,并不随人事为转移,自红自绿,故花柳上用一“自”字。与“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的“自”,含义正同。接着写田父请杜甫喝酒:“酒酣夸新尹。”酒酣,有几分酒意的时候。“新尹”,严武是上一年十二月做的成都尹,新上任,所以说新尹。“畜眼未见有!”是田父夸严武之辞,说长了眼睛从未见过这样的好官。先极口赞美一句,下说明事实。然后他指着大儿子对杜甫说,大儿子曾被征去当兵,是个弓箭手,而且得长远当兵,没有轮番更换。现在却能放回家从事生产,他非常感激。“辛苦救衰朽”,这句是倒装句法,顺说即“救衰朽辛苦”。“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二句说田翁表示感激,欲以死报。并且要在社日大大地热闹一番,问杜甫能否留下:“拾遗能往否?”杜甫曾作左拾遗,所以田父便这样称他一声。接着的“叫”字写得很生动,叫是粗声大气的叫喊,如果说“唤妇”,便不能写出田父伪粗豪神气。浦起龙注:“叫妇二字一读,如闻其声。”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这两句是杜甫的评断;也是写此诗的主旨所在。田父的意气扬扬,不避差科,就是因为他的儿子被放回营农。因为感激,所以口口声声总离不了成都尹。即所谓“美”。“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久居在外,故人情尤可珍惜。这两句说明打扰田父一天还不走,井非为了贪杯,实由盛情难却。“指挥过无礼”中的“指挥”二字,很形象,也很幽默。“未觉村野丑”:杜甫爱的是真诚,恶的是“机巧”(“所历厌机巧”),故不觉其为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田父意在尽醉,所以当杜甫最后问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时,他还生气。意思是说:“酒有的是,你不用问。”极写田父的真朴慷慨。关于这句,浦起龙有不同的解释,他说:“问升斗,旧云问酒数,吾谓是问生产也。见有此好宫,不须记挂口料,不怕没饭吃。吾曹今日只管开怀痛炊耳。”

  严武是杜甫的朋友严挺之的儿子。从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出杜甫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以及劳动人民那种豪爽天真的品质。杜甫的这首诗虽然历代都有人称赏,但这些称赞并没有充分估量出它的份量和价值。它实是一首富有浓郁政治色彩和艺术独创的优秀诗篇。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因为这首诗明白晓畅,内容一望便知,而且诗题还概括了它的基本内容。它具体叙述了杜甫被一位农民盛情相邀饮酒的情景,通过农夫之口赞颂了严武政绩卓著以及在百姓中的口碑。诗中对老农的热情淳朴、豪迈正直写得十分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严武任成都尹兼御史中丞,他是杜甫的旧交老友,在生活上对杜甫帮助非常大,两个人关系非常好。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闭门颍昌市,不识颍昌人。
身闲未易过,闲久生暗尘。
我今作门计,欲与黄卷亲。
少年病书史,未老目先昏。
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心光定中发,廓然四无邻。
不知心已空,不见外物纷。
瞿昙昔尝云,咄哉不肯信。
一见勿复失,愈久当愈真。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东第君王赐,西园宾客来。将军元好士,公子复怜才。

玉袖花间出,金尊竹下开。还须明月上,莫畏夕阳催。

万仞冰梢折,春回客未归。黄昏掩门后,教熨看花衣。

霜旦早晖通,城乌渐飏空。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楼寒映晓日,竿迥噪朝风。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

鹄袍才卸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慈闱。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寄莫相违。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
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
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松轩风扫静,终日闭门居。犬卧青苔地,鸟衔红柿初。

瓶残夜禅起,经润雨翻馀。自是少人迹,非关往来疏。

江山览胜近神都,游兴休将诗兴除。七十二沽烟景好,如何不寄大雷书。

花间旧开三径,竹下新构一亭。
故人频从对弈,儿辈以次传经。

顾命当年一谏臣,移宫事变早批鳞。愿除曹节扶冲主,能死陈蕃坐党人。

北寺一时沈白马,中原他日怆黄巾。封疆门户同澌灭,遗恨空留楚水滨。

系舟青城浦,川坻隐曛夕。逸思浩连蜷,迥野漫登历。

飙清树交爽,烟晚山逾碧。乘月荡孤棹,秋□□□□。

云坼崖分邃景藏,更烦清樾护幽芳。
林深草木四时润,日薄窗棂多半凉。
睡过午阴茶乳白,醉馀霜桧藓花
苍。两旬来结僧房夏,
赢得他年戒腊长。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木杪行人度,篱根稚子嬉。草荒眠鹿疃,风堕挂猿枝。

白屋贫如许,青山自不知。林端鸣络纬,能得几絇丝。

茸茸滋碧藓,无处不伤魂。旧恨空阶色,新愁细雨痕。

绿疑初草嫩,红衬落花繁。谁向遗宫见,能忘昔日恩。

一足垂来亲点眼,岭头功德已圆成。长髭只怕精神露,却指红炉片雪轻。

心共朝衫赤。岸乌纱、临淮空障,东南半壁。惨变先皇臣欲殉,眉宇久无人色。

况肠断、高堂永诀。黯淡精神横泪眼,陡辛酸、动我心如铁。

迟不去,日方昃。

调停四镇真诚竭。枉整顿、朝廷小小,内奸牵掣。付与孤忠成结局,浩气沧溟应塞。

又何必、钟山埋骨。精魄倘逢留后约,怅燕云、几洒忧时血。

更莫问,扬州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