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注释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鉴赏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如果说第一句是写仰望所见,那么第二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句巧妙地照应上句,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同时由“迷”字,又暗示夜暮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诗的题眼,倘若不在此处投宿,后面写破晓时的景色就显得无根无襻。

  三四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陈子昂有“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春夜别友人》)诗句,写拂晓与友人离别的景色,画面是静止的。韩翃这两句诗由此化出,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句中“秋”字点明了投宿山中的节令,“晓”字写出暮宿晓行的时间。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旅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暂飞高树里”,看似随意涉笔,无意求工,却清绝洗炼,独到含蓄: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从“飞”字中可以感觉到,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动感。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由于曙色渐开,银河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一笔带过,戛然而止。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同时,透过这两句景色描绘,使人深深体味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这首七绝写得很圆熟。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创作背景

  韩翃的生卒年暂无法确考,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它大概是韩翃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猜你喜欢
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且歌其所虞美人。羲亦作一解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_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_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时运无长荣,清商多悲音。悲音一何苦,壮士有远心。

萧萧风篁乱,琴瑟蛜蝛吟。寄言眷万古,托之千霜林。

浔阳有馀波,涯岸倘能寻。

回首燕台浪寄闻,博山相约许湔裙。投符求辨驱红豆,倚醉犹能乞紫云。

甘果掷来还并剖,名香窃去更同熏。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

系马垂杨日半斜,荒村篱落两三家。可怜华屋生存处,瓦砾堆中几树花。

花半睡时分蝶梦,柳三眠处足莺声。
谁知花柳无情物,添个蝶莺便有情。

万木凋残众岭寒,诛茅栖息易为安。朝来犹有寻幽者,不畏崎岖磴百盘。

直节豸献角,低枝鸾振羽。
古色镇苍然,非烟亦非雨。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鸟池鹤恋阶墀,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吟秋风以永年。

梯云来自广寒乡,拔后霜毫锐似铓。留与谪仙题品用,沉香亭北牡丹香。

一秋两得平安报,读罢寒暄喜不胜。花底振衣清似鹤,灯前书字小如蝇。

蜕仙道骨无人识,博士官衔自此升。江上莼鲈好时节,岂无清梦到吴兴。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
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持正狂言妒乐天,福昌一字博三缣。频来驻马商前例,文价休从我辈廉。

道勤三昧起膏肓,甘露醍醐散满堂。况有星郎碧云句,坐令西域识清凉。

湛碧一泓深,潺湲泻不断。高穹沛四时,派别环周半。

一溪烟树冷萧萧,残魄凭谁唱《大招》。终古英雄无片壤,祇今国士有遗桥。

生逢知己身何惜,死为酬恩泪不消。千载汾河呜咽水,西风吹作越江潮。

本无司马赋,渴病亦相随。伏枕谁堪问,酣歌闻尔为。

天清一叶下,日落万山悲。留滞惊秋早,还家未有期。

两轮举处烟尘起,电急星驰拟何止。
目前不碍往来机,正令全施无表里。
丈夫意气自冲天,我是我兮你是你。

本与名言绝,乾坤钟气清。静中取拾得,閒里琢磨成。

美刺明时化,幽微索至精。不曾亲悟入,似隔万重城。

一叶扁舟,轻帆下、停桡古岸。灯火外、几枝疏树,人家隐见。

漂母祠前荒草合,韩侯台上寒云断。叹从来,此地困英雄,江山惯。

穷愁味,君尝遍。人情恶,君休叹。问前村有酒,金钗弃换。

举案无辞今日醉,题桥好遂他年愿。听三更,怒浪起中流,鱼龙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