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痕一线印香腮,蹙春山两弯眉黛。整金钗舒玉笋,出绣户下瑶阶。穿着对
窄窄弓鞋,刚行出绣帘外。
【驻马听】寂寂瑶阶,春日阑珊景物乖。困人天色,不堪梳洗傍妆台。梨花
寂寞玉容衰,海常零落胭脂败。自裁划,今春更比前春煞。
【乔牌儿】指尖儿弹破腮,泪珠儿镇长在。自从他去了恹恹害,这病便重如
山深似海。
【雁儿落】懒插这鸳鸯交颈钗,羞系这合欢带。慵把这鸾凰锦褥铺,愁
将这翡翠鲛绡盖。
【得胜令】灵鹊儿噪庭槐,车马过长街。准备着月下星前拜,安排着春衫和
泪揩。打叠起愁怀,怕不待宁心耐,闷晶月难捱,我则怕青春不再来。
【滴滴金】空着我便耳热眼跳,心神恍忽,失惊打怪,莫不是薄幸可憎才?
我一会家腹热肠荒,心忙意急。行出门外,空着我便立遍苍苔。
【折桂令】将一块望夫石雾锁云霾,到如今燕侣莺俦,枉惹的蝶笑蜂猜。几
时能够单凤成双、锦鸳作对、鱼水和谐?盼佳期今春左侧,海棠开不见他回来。
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尾声】来时节吃我一会闲顿摔,我可便不比其他性格。那其间信人搬弄的
耳朵儿来揪,把俺那薄幸的娇才面皮上掴。
刘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刘庭信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何处放娇,砑罗裙上,一寸销魂地。倚桃笙、恰恰罢梳头,正是恹恹天气。
上青楼、轻拢鬓枣,乍挨纤笋,万种情如水。正搭定鲛绡,妆完羲甲,十二钿蝉栉比。
对玉荷、清影颤琼枝。又小语、流莺上柳丝。慢撚斜搊,鬟亸衫偏,那人情味。
似秋夜楚天,急雨弹入空舲里。鼓神弦、含商嚼徵尽伶俐。
拍碎棠梨,唱残红豆,一双玉剪低还起。印粉痕圆,凝愁声重,碧到眉峰无际。
怪窗前、簌簌落红轻坠。见十五、檀奴绿窗西。要窃听、曲中私意。
不觉阁住银筝,婉转筹身世。种玉前缘,簸钱旧事,脉脉萦牵不已。
家乡秦陇几时归。此曲可怜犹在耳。
词推北宋,有周郎香弱,集名片玉。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
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
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閒愁枨触。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
冷店骑驴,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
云巅老猿吟,松下仙犬吠。山童不知名,啸入青云去。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老夫爱画入骨髓,偶向高堂见山水。不识何人写此图,恍然坐我春云里。
大山小山青入天,岚气暝结香炉烟。扁舟夜泊浔阳郭,似是当年孟浩然。
阿翁手持九节杖,双涧流泉玉琴响。天风吹带碧桃花,瑶草金芝为谁长。
南郭先生吾友于,招我共读山中书。石田可耕水可钓,安得斯人与同调。
兹因谋道来,不为看山新。看山虽云新,图画犹昔人。
虚亭十日留,欲出凡几巡。隔江树差差,俯槛波粼粼。
终藉席间语,乃涤胸中尘。况兹篮舆行,攀崖陟嶙峋。
是知竹使符,不异丘壑身。世人何不察,百伪嫌一真。
而我孤拙者,崎岖聿其轃。话言听矻矻,书札胜频频。
先生今徐州,愚非欧阳陈。庶因唱酬诗,牵联诏无泯。
闻君病起却臐{月郎},苦忆园蔬齿颊香。解热不须凭绛雪,拥衾自写养生方。
冬畦预养佐春盘,应共唐花一例看。自幸此身非热客,转嫌斯味太清寒。
十年卖画隐长安,一面时贤胆即寒。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