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掺履若云青,肝肠如日杲。打脸坐黄堂,要把奸顽扫。
披霜夜书佥,戴星朝画卯。移文四五张,禁约三两道。
拊心谈民穷,攒眉视金宝。夏衣半疋葛,冬穿一领袄。
门子赤脚多,皂隶白牌少。世人眼如豆,便道大爷好。
谁知大夫心,厌之如粪草。本是俊男儿,扮作酸寒老。
慈悲心愈毒,粗豪胆乍小。闭门录高士,留客杼愁抱。
所事皆明畅,无法不精晓。只在一寸心,愈参愈不了。
人品高难?,佛法近难讨。处脂不能润,徒劳伤枯稿。
昔人颜子渊,于道实心冥。一窥太山练,遂尔销神形。
乃知元气钟,厚薄良径庭。钱翁志圣学,仰钻无时停。
苦行类攻玉,雄谈如建瓴。頖宫何煌煌,三十荐明经。
四十歌鹿鸣,五十对虞廷。彳亍郎署间,拮据不遑宁。
真宰欲佚之,为汝匣青萍。闲放霅溪棹,或酺若下醽。
有时深玄观,有时称独醒。七帙古已稀,况乃加十龄。
宛然两颧红,上映双眉青。劲翮凌秋空,修鳞纵大溟。
翁曰毋云尔,我欲固吾扃。不见卫武公,大耋勤箴铭。
逸宕散真我,多思凿性灵。余有天一浆,湛然殊清泠。
当此陶唐世,为翁灌千蓂。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典,疾苦历历彻九重。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琼花有恨又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
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