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孤峰涌沧江,突兀台殿积。惊波四面起,日夜走霹雳。
阴壑滀风云,阳厓产金碧。离披万年树,根抱太古石。
修廊围峻阁,窈窕压山脊。宝像浮海来,珠缨冷光滴。
叩阑见鼋鼍,扬首意自得。偃蹇互出没,日此饱馀食。
又有翠羽禽,群飞喜宾客。口衔绀蒂花,近我若相识。
开轩心旷绝,上下无异色。气象特清壮,所览辄快适。
予心本高洒,误为尘土隔。不知人间世,有此物外迹。
落日将登舟,低回空自惜。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并蒂芙蓉出绿波,靓妆鸾鉴照双娥。风清月晓微开处,无那幽人独见何。
静得山林趣,閒知日月长。清风披竹素,小雨润芸香。
外饰谢文绣,饥餐须稻粱。人生有同嗜,只此绝难忘。
龟山宝塔字涵元,灵杰相因表独尊。欲锁螭宫雄海柱,先驱鳌背壮天根。
南来百水俱朝会,北拱诸峰各骏奔。若问参云尚有级,人文地气此初掀。
白发潢溪钓游者,半生浪迹栖林野。已惯为农夜饭牛,宁能执策朝驰马。
只知物外无喧嚣,养花种树东津桥。纵横坐席杂樵牧,倾倒瓮盎忘晡朝。
醉来就床且高卧,一枕从教日西堕。盖世功名逝水流,薰天富贵飘风过。
烟霞泉石聊徜徉,青云要路非所望。乃知静处有真乐,却笑时人何太忙。
高景山中十八公,轮囷伛偻何龙钟。苍髯贞操凛冰雪,偃卧丘壑辞秦封。
谷城之老黄石翁,左右驰突两石弓。短衣疋马射猛虎,解后一见倾深衷。
别来相思形梦寐,素壁幻出支离容。不材匠石虽见弃,择荫麋鹿还相从。
社栎固能齐上寿,汉柳徒解瞑东风。昔遇剡源为作传,今托妙墨垂无穷。
方当文轨四海同,草木犹沾雨露浓。他年奉诏写王会,图形共进蓬莱宫。
家山南望路漫漫,执手临歧话别难。夜月独嗟鸿雁切,西风谁念鹡鸰寒。
新愁又觉增千种,旧恨何曾减一般。归到慈帏调膳后,好音毋惜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