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闻戍卒夜歌

化州城上月如秋,听着歈歌人自愁。何日归帆向东去,陵罗江上正西流。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猜你喜欢
司漏凌晨报晓签,曈曈赫日上重檐。
良辰也应纯乾策,吉梦先符太卜占。
棣萼同时升紫禁,棠阴由此驻彤襜。
一杯欲助邦人祷,愿借黄堂寿斝添。
玉关人老鬓丝新,千里长城在一身。
气使黄金结豪杰。手挥白羽静风尘。
山河四望亭中景,桃李一开天下春。
乡日满城骑战马,而今四野尽耕民。
五十为衰始,仍馀五岁衰。
双眸不明鉴,残鬓已纷丝。
铜虎虽频剖,荷囊信滥持。
何须依老格,先作故山期。

去天尺五韦邪杜,休疑旧梨花店。蛛网纱窗,草迷幽径,破板红桥谁换。

池莲向暖。听一片蝉声,绿阴不断。点水蜻蜓,飞来又去绕花满。

登山临水寄兴,叹茫茫千古,多少恩怨。老树婆娑,回阑曲折,笔墨频挥虚馆。

遥山在眼。认南谷高峰,西南数遍。归骑匆匆,夕阳天又晚。

真人官府未夤缘,且向龙山作散仙。春入晓痕催采蕨,雨翻泥陇忆归田。

蔬肠我若枵蝉腹,诗格君如击鹘拳。箸下万钱谋更鄙,诸公饱死太官膻。

三晋本一家,龙战无时閒。秦人待其敝,拱手收河山。

鹬蚌相持久,渔翁得意还。不知蜗角上,何用分触蛮!

栖迟晴色敞郊扉,杳霭流光接翠微。抱膝独高梁父咏,灌园如息汉阴机。

林间垂薜裁为服,谷口行云曳作衣。试问紫芝当日事,肯输裘马故轻肥。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

年华逝水故相临,节序循环岂易禁。芦叶汀洲迁客梦,菊花篱落故园心。

长筇曳曳风生袖,破帽翩翩雪满簪。惆怅昔人行乐地,剧谈豪饮莫沉吟。

蝼蝈当夜鸣,禽鸟亦晨喧。岂不感芳序,乘时如有言。

鄙人昧达识,沈郁寡所宣。触物惧乖违,噂沓焉得论。

高言谁为倡,欲吐且复吞。庶几服玄默,于道契弥敦。

  东风花外小红楼,南浦山横眉黛愁。春寒不管花枝瘦,无情水自流。檐间燕
语娇柔,惊回幽梦,难寻旧游,落日帘钩。
  吹箫声断更登楼,独自凭栏独自愁。斜阳绿惨红消瘦,长江日际流。百般娇
千种温柔,金缕曲新声低按,碧油车名园共游,绛绡裙罗袜如钩。 因观《花间集》作
  香腮玉腻鬓蝉轻,翡翠钗梁碧燕横。新妆懒步红芳径,小重山空画屏。绣帘
风暖春醒,烟草粘飞絮,蛛丝落英,无限伤情。

海为百川归,流派各有源。清浊岂不异,皆可观其澜。

威仪动三千,意象非一端。要知霄壤隔,乃在毫釐间。

毕公勤小物,垂训古不刊。

天上风清暑尽消,尚方仙队接云韶。白鹅海水生鹰猎,红药山冈诈马朝。

凉入赐衣飘细葛,醉题歌扇湿轻绡。河堤杨柳休伤别,八月星槎到鹊桥。

蝶懒莺慵芳草歇。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有意送春还惜别。杜鹃争奈催归切。绣阁无人帘半揭。暗忆边城,十载音书绝。惟有东风无异说。

因忆浣花杜陵老,使我不落怀成都。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邵庵先生家本蜀,悦也草堂宜有圃。圃成奉公以为乐,藉此名世何时无。

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

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

公在西郊草堂里,神交自是才情美。江水娱人秋日晖,雅音萧条公老矣。

二十少年望麟阁,盘马弯弓气磅礴。眼前都尉知是谁,云中但看双雕落。

后夜郁孤台上月,更从何处照诗人。
奇奇水上花,湛湛花下水。
花得水扶持,水因花富贵。
当中既植藉,四畔还种苇。
自然秋风生,便有江湖意。

旋汲清泉满旧池,遍寻异蘤得新知。未堪谢客呼山贼,且学樊须作圃师。

沧海此亭原粒粟,青天终古自游丝。閒来扫地焚香坐,也算平生一段奇。

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