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若小草,望成百尺材。强因客土植,苦被秋风摧。
徒惭五十过,况经元二灾。白发不可变,青阳忽已回。
未忘药裹好,几见桃花开。残编掩黄石,虚室生苍苔。
故人且共弃,王孙谁复哀。终归葛洪井,讵上凤皇台。
衰荣置勿论,待月酌金罍。
营巢抱茧叹逶迤,凭仗春风到射陂。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
大都奇怪惑人深,一见邪淫便动心。只是攲倾身内宝,何能坚固水中金。
天堂有路无人到,地狱无门众却寻。寄语世间男女道,收踪火宅隐山林。
清卿南轩春有光,点缀万绿留红芳。临轩撩乱难比数,杨家肉屏当面张。
南都根本元气壮,此花盛得当推王。天于清高补富贵,人与草木争文章。
春盘厌箸酒饫口,簪缨盍座中飞觞。略无丝竹聒清论,澹有风日含新妆。
嗟予潦倒似伧父,布袍也拂春风香。白鸥本是世外物,参鸾附鹄来翱翔。
两年叹惜俱作客,自家一株烟草荒。平章往事不须较,在在有华皆洛阳。
主人劝客莫辞醉,更言此会非寻常。为华置像保长在,人间风雨当无伤。
南邦有佳士,淳朴君子风。登朝十年馀,墨绶犹在躬。
维昔治莆日,化与由也同。监司匪宣尼,谁哉赏其功。
再命涖恒山,冰心晚弥笃。予惭旧令尹,有政不可告。
驱车蓟门外,把酒燕台曲。大道坦且直,一试千里足。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汾流浥余润,霜菊满秋香。酿成一堂和气,来荐老人觞。
七十人生稀有,况复年逾八十,饮啖日康强。肮脏欲谁与,赵壹倚门旁。
颊浮丹,瞳点漆,鬓如霜。平生阴有神相,特为表刚肠。
世事语来无味,只有读书一念,老矣不能忘。九老更添一,图画见高堂。
愁思忽而至,揽衣陟冈陵。杳杳即长暮,古松郁青青。
睇彼脊令飞,不觉涕泗零。群弟克恭我,而我乃无兄。
人命异金石,生日空营营。营营匪营利,诗书以家民。
身没业谁传,有女才十龄。白日下荒郊,痛哭还柴荆。
岂无樽中酒,难忘手足情。
中天逢令节,圣主正当阳。洁体兰汤蚤,垂衣彩缕长。
内臣传警跸,午宴集衿裳。云自丹霄紫,风来金殿香。
龙飞方利见,雀跃喜相将。仙乐伶官奏,霓旗羽士扬。
□传薄皂绿,糕拌凌阴霜。既沐上方泽,还赓下济光。
□□欣在藻,梧凤失依冈。共指升恒永,为深晦昃防。
□山歌乐只,天保祝无疆。赐裤卑刘汉,献身企李唐。
□与□□饱,何以慰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