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则天传

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

(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你喜欢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莫讶东风早,元从太极来。
腊寒犹半月,花已满头开。

檀腹琵琶出锦囊,曾偕羯鼓谱《霓裳》。大唐法曲今谁读?空记当年刘二郎。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吾尝鄙文赋,陆机自炫鬻。
濬发夸巧心,见唾憾拙目。
□□渊明诗,莫若黄山谷。
或者巧斧斤,疑谓拙不足。
诗文较巧拙,议论黄胜陆。
人才亦复尔,世事可类触。
善宦司马安,四食九卿禄。
百世名不馨,史笔有余戮。
大匠公输子,绳墨万厦屋。
规矩方圆外,何必续土木。
李子寄此轩,一□夜檠独。
未入岩野梦,□□□□卜。
焉知千驷马,岂慕万钟□。
□□蠹书鱼,惄如饥亦读。
挂檐饱飞虫,彼哉蛛网腹。

聊与梅枝说岁穷,真成古木共衰翁。百年勋业何烦尔,一世云山不负公。

寒梦渐消窗影上,春容已在雨声中。晨兴陡觉诗神王,未放韶华角长雄。

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三人告母虽投杼,
百犬闻风只吠声。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两环日月似飞梭,鳌背棱棱窣堵波。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浩劫浮云开万象,宝华杂遝散芬陀。

仙岛悬幽梦,云栖构宿缘。挥毫开霁色,把酒问青天。

积翠沾衣袂,晴光泛绮筵。苍苔千古刻,抚罢意茫然。

余所爱兮崇兰,植之兮堂间。思夫君兮山谷,纫翠佩兮杂青纶。

兰芳歇兮日在山,欲从之兮不得閒。

列障罗屏合,回泉玉带环。
外容三肘密,中着十洲宽。
天意驱蹲虎,人心见圣蟾。
烦君招旧隐,来此共潺湲。
碧云初返岫,潦水正鸣滩。兰舟容与,歌舞偏称笑中看。烛影烘寒成暖,花色照人如画,一坐有馀欢。酒滟浮金盏,香缕霭雕盘。碧簪横,银漏永,玉樽乾。喧春鼓吹,翠袖起舞佩珊珊。记得山明水秀,何处朝云暮雨,常在梦魂间。多少难言事,都付两眉弯。
未得向深谷,空林且暂依。
自从草塞径,便不昼开扉。
疏磬隔烟晚,凉云逗竹飞。
相过平日客,谁复送令归。

返魂无计续湘英,欲写蛾眉愁未成。却有钟情迈今古,累累青冢为君营。

黄梅雨住。青草池塘暮。轻许天然乐两部。遥想周郎不顾。生憎利口喃喃。凭谁井塞泥缄。最是玉人枕上,几回梦断江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