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阑干十二曲,重回首、争忍酌金卮。怅昨夜雨疏,今朝风骤,落花流水,飞絮平池。
饯春会、歌三两阙,添谱懊侬词。芳草有情,绿应如此,夕阳无主,红不多时。
韶华归何处,垂杨系不定,袅袅烟丝。一霎人间天上,香冷云痴。
近黄昏院落,湘帘半卷,玉阶小立,数遍胭脂。肠断数声啼鸟,都在空技。
辽海新朝莫苟安,由来事业出艰难。漆身吞炭都经过,忧患馀生亦等閒。
殿上欢呼击柱时,叔孙初起汉朝仪。周官典礼应犹在,绵蕞何须野外为。
明白梨花,昏黄杨柳,生来都会魂消。如雪如丝,一般各度春宵。
重门深闭葳蕤锁,只相思、梦不关牢。漏迢迢。醒也今朝,睡也今朝。
铜盘尚记承红泪,记封题、罗帕湿裹鲛绡。愁煞双鳞,何曾信息如潮。
人间容易裴航老,盼云英、目断蓝桥。尽无聊。酒尽三杯,烛换三条。
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销。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
迟迟朝日上,炊烟出林梢。土膏脉既起,良耜利若刀。
高低遍翻垦,宿草不待烧。幼妇颇能家,井臼常自操。
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缺月挂在城南村,百花黯惨无精魂。开眼东阑黯枝雪,清光回昼寒灯昏。
牵衣昨夜走相觅,风物虽好非吾园。盘龙小椀破春梦,主人颜色如花温。
归来展转久不寐,缟衣月淡扶桑暾。今宵又作省中宿,相思复欲来呼门。
露华飕飕鬓脚冷,主人不出花无言。明当扫拂花下石,我欲往置双清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