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含蓄》一则是《二十四诗品》的第十一品,是全书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来为人所称道。既名曰“含蓄”,下笔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也好,行文也罢,神韵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紧接着,为具体阐述这种思想,作者首先举了个例子,“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在措辞上没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蕴含在字间的忧患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以文已尽而意有余,回味无穷为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递进,主要是想说明含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所谓的“真宰”语出《庄子•齐物论》,即指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在此则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含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作品的“沉浮”而“与之”,须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虽已积满,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绽,遇有秋寒之气,则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这两个比喻,不仅切合命题,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这则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尘、海中之沤,无穷无尽,而诗人只要取其九牛之一毛,也就理解他们的特质了。进而以一驭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末句之“万取一收”与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纲领性判断相照应,这也正是一种含蓄的笔法。
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
翻似怙胜挂吏议,拂衣一叱迁大同。大同师旋贼复威,捣巢转战湫头镇。
万矢雨集如猬毛,谁其从之侄变蛟。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
百泉东岸三古杨,下枝扫拂书院墙,上枝瑟飒于穹苍。
空山野阴雷雨黑,柯干冥冥动山壁。剪伐难为栋梁用,盘踞番逃斧斤厄。
但见白日悲风发,宁知六月撑霜雪。烟色惨怆精灵聚,孤根倔强源泉裂。
忆昨访古憩其下,居人不敢留车马。落萚尚禁牛羊食,污秽颇遭县官打。
丞相古柏霹雳碎,将军大树空萧洒。罔头石路莎草长,孙邵李许同一堂。
春风漂泊予到此,不见古人惟古杨。古扬萧萧暮流急,波翻浪倒蛟龙泣。
卫女幽忧拾锦花,逋臣寂寞愁难立。君不见太行羊肠莫比数,上有毒蛇下猛虎。
樵斤猎火不虚日,桂柏椅桐气悽苦。呜呼杨兮杨兮,尔何盘根据兹土。
行尽九曲溪,山鸟邀我吟。如逢故人面,丛桂罗庭阴。
东风扇淑气,春寒散阴森。四山似高岸,寺在盘涡深。
青桐复何有,尽化甘蔗林。当时咏花处,背手绕舍寻。
不闻读书声,唯闻钟梵音。最喜香积厨,有酒洗尘襟。
遥遥望白云,天际写我心。
素衣苍狗不成妍。何意妒蝉娟。不知高处难掩,终自十分圆。
涵万象,独当天。照无边。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