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作者通过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显得哀婉伤感,寄意深远。
这首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起兴别致有味;又借大雁春来北飞,比托迁客欲归不得,寄喻得体,手法委婉,颇有新意。而全诗构思巧妙,感情复杂,形象跳跃,针线致密。题曰“春夜闻笛”,前二句却似乎在写春尚未归,所以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后二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天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
在前、后二句之间,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
王之涣《凉州词》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概。李益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其实相同,不过是说春风不到江南来。所以情调略似盛唐边塞诗,但它多怨叹之情而少豪迈之气,情调逊于王诗。然而委婉曲折之情,亦别具风致。这正是中唐诗歌的时代特点。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说明此诗是作者贬谪从军南来时所作。
出穴营新邑,分房定嗣君。共为绵蕝礼,各效采花勤。
暮返宜修夕,晨趋每辨昕。逢人施毒虿,宁比细腰云。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
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暧暧青灯夜向深,卧听檐雨话乡音。水荒田野犹征粟,寒入关山未捣砧。
江海十年离别梦,道途千里去留心。平明且向孤城立,拟看长风破积阴。
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怒潮若个曾回。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
指点总销埋。剩湖光潋艳,小住为佳。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
壮怀如许难排。忽银涛捲雪,铁马轰雷。宋寝烟荒,吴宫露冷,两峰南北崔嵬。
试进酒千杯。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恸哭山巅,且扶残醉卧蒿莱。
上高楼。望晶球。万里长空如素秋。湘帘悬玉钩。
碧云收。绿阴稠。谁按新声水调头。高歌凌斗牛。
龙旗舞太虚,飞轮五岳阿。所在皆逍遥,有感兴冥歌。
无待愈有待,相遇故得和。沧浪奚足辽,玄井不为多。
郁绝寻步间,俱会四海罗。岂若绝明外,三劫方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