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约肌肤不受吹,飘香坠玉怕春知。凭谁领取东君意,传语封家十八姨。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冷雨凄风昏白昼,庭院幽幽,秋草沿墙秀。何处无愁仍有酒,可怜彭泽门前柳。
老去情怀难似旧,貌殊言异,转使人看丑。浸摘黄金花在手,寒烟满眼空回首。
积雨偏能感四愁,浊醪真可散千忧。自怜好客过文举,敢望生儿如仲谋。
花坞静看朱槛暮,草堂閒对碧山秋。庵䕡架底黄昏月,且抱青刍学饭牛。
草枯水冷马添臕,箭放鸣髇不射雕。塞北又传烽火动,冠军人望霍票姚。
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宝镜一从分破后,不堪磨拭照妆钿。倩谁携上青云去,补得今宵缺月圆。
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霭落琼筵。夜深醮罢各归去,一一马声嘶上天。
龟儿求食缘阶楹,料是惊人止复行。半饷不知何处去,依然又在落花坑。
昔闻金马祀,今见水龙居。庙显神人迹,僧藏相国书。
大都臣水伯,不使乱江鱼。天地一灵物,畴能付子虚。
古寺闲寻得,篱疏竹数竿。僧偏渡江早,客正入山难。
土锉烟初断,香台影自寒。皈依何日是,愁思又无端。
沈黎南下路迢迢,仰面青天欲射雕。何处标名铜作柱,早时转饷铁为桥。
王师久驻将无倦,荒服多虞或未骄。正值原田望霖雨,每占箕毕起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