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矮窗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凝伫切。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倚阑愁绝。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
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情未彻。又谁料而今,好梦分胡越。不堪重说。但记得当初,重门锁处,犹有夜深月。

鉴赏

  起句“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便在笼罩着一片凄凉的气氛下,从视觉上展现出黄昏日暮时庭院荒索的景象。接着又从听觉上写远处的角声,耳闻角声,却辨不清传自何方,仿佛四面八方都在呜咽。置身于这种情境中,一个本来就抑郁寡欢的人,更感到心神茫然不知所从。“矮窗曲屋风灯冷”,虽然窗低屋深,但经年累月,已经很不严实的房屋,寒风仍然透墙入户,吹动灯火摇摇晃晃,连屋中的主人也不禁寒栗起来。这句词,意在表现词人内心的寒冷与情绪的波动。接下来以“还是”二字唤起昔日“苦寒时节”的追忆。同是“苦寒时节”,但心情冷暖却竟然如此不同:过去曾与恋人嘘寒问暖的情景一一成为往事;如今心头的余温尚在,不过单凭这一点余温怎能敌得住严冬袭来的酷寒呢?于是词人凝立良久,沉溺于感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此时映入眼帘中的“翠被屋笼”,从前是那么温暖,现今人去物在,夜夜只是虚设床头,只能使人触目伤情罢了。

  那么,既然“夜夜成虚设”,又何必睹目伤心而不把它收拣起来呢?当然其中自有一番用意。冯延巳《菩萨蛮》词:“翠被已消香,梦随寒漏长。”可见词人“念翠被屋笼,夜夜成虚设”大概是希望借此招来魂魄(翠被原与招魂有关,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就是明证),渴盼恋人夜夜入梦,重温“屋笼蒙翠被,绣帐鸳鸯睡”(韦庄《酒泉子》)的当年旧情。然而,好梦难成,寄望得愈深切,失望得也就愈沉重,结果反而夜不成寐,“倚窗愁绝”──只好起来倚窗待晓,形影相吊,度过这漫漫长夜了。伤心人此时此刻多么需要一些儿宁静,可是“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窗外庭间的凤尾竹丛被寒风吹动,发出簌簌声响。夜深人静,词人独自一人,仅隔一重薄帐,户外轻雪飘落的声音听得那么分明。可以想象,轻雪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寒冷的日子。从上片所写的情与景来看,天寒不解人意冷,而心寒又得不到温暖,内外交迫,寒上加寒,词人将怎么度过这漫长的严冬呢!

  下片起句:“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全然是自责的口吻。“伤心处”便是指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因此,词人自然而然地追忆起当年与恋人离散的情由。虽然其中原委在词中并未直说,但此处特别拈出“轻别”二字,可见当初与恋人分手决不是因为生活或感情上发生什么重大变故和分歧,同时,也说明责任主要在词人一方,如今自己酿成的悲剧只好由自己来做这场悲剧的主角。除了追悔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下句“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这里是把物态幻化为人情。枝头的梅花散发着阵阵幽香,花蕊含笑仿佛有意逗人爱怜。这一切都分明看在眼里,却又偏说“无人见”,似乎失于文理,但却耐人寻味:一则情人远别,她再也看不到这诱人的梅花;二则词人心情忧伤,尽管雪夜梅绽,清景无限,却无心玩赏,岂不见也等于不见吗?依旧是当年美好的赏梅雪夜,然而伊人却不同在,缠绵悱恻,对景难排。举目遥天,惟见暮云千重万叠,思念的人儿却天各一方,又到哪里去寻觅她的踪迹呢?“情未彻,又谁料而今,好梦成吴越。”当初的轻别既然不是由于爱情的破裂,却落得个情未终而缘已尽,好梦未竟而反目成仇(吴、越是春秋时代有世仇的敌国。这里是借指情人之间的反目)的意外结局。这么一场令人追慕的恋情,既然未能始终如一,就应该从此了结,免受折磨。但如今虽然人各一方,却偏偏藕断丝连,“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应该看到,这里词人有一句内心独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是,既有当初,又岂能没有今日呢?

  最后,从“不堪重说”起,词人转而自慰,这只是出于心灵上的自我安慰。其实不“说”不等于不想。想什么?自然是千种风情,万般恩爱……但词人却将如此复杂微妙的感受竟出乎意外地概括成一个单一的独立意象:“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重门锁后,只有那深夜的明月知道这一切。牛峤《应天长》词:“鸳鸯对衔罗结,两情深夜月。”却又都不说出这一切,只好由读词的人自己去联想:当初,月影婵娟,两情欢爱,不愿就眠;月下携手,寒夜赏梅,自有一番“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词)的情趣。如今又是轻雪之夜,满院梅花初放,感到的却只有苦寒。……这岂不是又在“重说”了吗?不过不是词人说而是读词的人在替他说罢了。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猜你喜欢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高山扶层巅,下与地盘结。气贯不变移,泽枯乃朽裂。

有如善人交,生死两固节。语默无异方,黯沮在为别。

世风随日俭,俗态逐势热。负予好古心,嘘叹星斗灭。

近得邻几生,胸怀贮霜雪。饥渴入诗书,趣向著羁绁。

又与斯人离,先日心破折。古也当贻言,在子可扪舌。

奈何区区诚,敢以御者说。器成必刓琢,德润资澡刷。

安文谩徽墨,古训乃佩玦。帝门急豪英,济物无自孑。

三载行万里,劳生真转蓬。转蓬去日远,何时归本丛。

万古一生死,趋竞徒匆匆。况复遭丧乱,天地多秋风。

退无鹿门隐,进乏麟阁功。一岁复一岁,倏忽成衰翁。

嵇康殊寡识,陶潜真固穷。萧然北窗下,瓶粟从屡空。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西土葡萄别样团,谪居聊此写清欢。荔支香水谁高下,且与诗人一例看。

月殿云廊锁碧流。满村风景足清幽。犹听一声歌白苎,女儿喉。

胡马嘶风常恋阙,灵一枕首不忘丘。怎奈五湖人不返,两边愁。

香散荃无梦觉迟,灯花影缀玉虫移。分明携手秦淮岸,共唱方回肠断词。

诸人知处良遂知,良遂知处人不知。
因思积雨花狼藉,空写愁肠说向谁。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溪声。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

如何神梦出蓬莱,天姥高居玉案台。鸳帨俨然仙掌授,龙章犹称御衣裁。

几回鹤驾云中降,一苇慈航海上来。舟楫往还天堑险,安危须仗济川才。

霜落江寒鸣雁稀,倚楼人定怨归迟。笛声唤起山头月,飞上青天照别离。

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

鸡泉邑里识君初,回首春风似梦馀。惠爱新闻行旅说,才名不愧史臣书。

花明白日青山静,稼簇黄云早吏疏。后夜林扉倍相忆,高情莫忘寄双鱼。

霁色横空碧,凉飚透客襟。
萦回山九锁,崭绝石千寻。
爱景心虽切,怀贤意更深。
摩挲旧诗刻,拥鼻独行吟。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
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幼年即抱不凡资,阁掩菤葹但下帷。敏捷诗才追白也,清新赋笔例微之。

文名自昔倾流辈,家学从来著妙辞。花甲未周人遽化,师承回溯动悲思。

几人代父走征鞍,远戍远城胜克汗。一骑明驼辞火伴,木兰犹是女儿还。

絮云千点。问何年种柳,长条堪绾。绕碧沼、悄照春波,怕鬓影萧疏,素丝偷换。

燕子翩翩,定忘却、卷帘人面。指临书棐几,学绣纹疏,翠阴还满。

谁忺这回再见。料亭台不语,怨人轻赚。记那时、撼雪留花,泥阿母深怜,隔窗频唤。

蓦地伤心,揾泪眼、阑干凭遍。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

明月今又来,延月山窗开。暗室如白昼,清辉洗尘埃。

篱落空庭影,亭亭松与梅。挥毫染素翰,一字倾一杯。

昔人秉烛游,岂欲登蓬莱。蓬莱在方寸,洒扫上琼台。

如此佳人再得难,嫣香零落玉摧残。一抔绿满同心草,愁杀游郎驻马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