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句“人生只合梁园住”,是模仿唐人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纵游淮南》)的故作奇语。接着,以“几个白头父”的闲谈和回忆,来支持这一结论。这其实就同唐诗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样,表面上是抚今追昔,实质上却充满了年光飞逝的沧桑之感。
上片出现了“胭脂坡”的地名,这原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处所在。作者移入“夷门”,正是为了影射出此地在北宋时期作为全国都城的事实。同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曲中强调“他家五辈风流”,这“风流”无疑是属于宋代汴京的全盛时期。换句话说:“白头父”们是在演说和追念前朝,他们虽不是遗民,但父祖辈对于故国的爱国情感却一代代传了下来。这在元代是忌讳的,所以曲中的“快活煞”三字,只是作者使用的障眼法。
白头父谈话的主题是“说宣和”,而且着眼于其时的“锦片繁华”。作为具有典型性的例证表现,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观灯。北宋汴京的元宵灯市,是天下闻名的,其时张灯结彩,火树银花,金吾不禁,连大内前的御街,也任由百姓和行人来往观赏。“辇路”、“马行街”、“州桥”、“相国寺”……“白头父”们如数家珍,表现出强烈的缅怀和神往。“宣和”是“靖康”前的年号,也就是宋徽宗在禅位做太上皇前的最后几年,下距北宋的灭亡已近在咫尺。老父们对他荒政失国的过失未予责备,却津津乐道他在元宵灯节的与民同乐,并以此作为“人生只合梁园住”的一则论据,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元代汉族百姓的民族情绪。“锦片繁华”在作者的时代已成为历史陈迹,诗人“夷门怀古”的用意与心情,可以想见。
去岁如今会豫章,从容谈笑共衔觞。岂期便作终天诀,尺素开时神内伤。
入网青鲨化虎难,皮留饰器味登盘。鼠肠鱼翅均珍错,借箸同筹补食单。
江北每嗔花不早,清明出郭始芳菲。可道江西浑不冷,清明桃杏亦初飞。
墙头容易许平生,绳断翻悲覆水瓶。子满芳枝乱红尽,东君不管尽飘零。
诗债松边了,锄荒剩种花。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老篙回我舟,沙墺晚烟起。苍茫鱼盐场,寂历鼓吹里。
人民悲旧王,岁月祀遗趾。终捐玉几研,不救朱弓矢。
东西八骏马,今古万蝼蚁。此事如或然,须湔会稽水。
挂席鄱阳船,痛饱浔阳酒。二千里外不逢人,五老云中忽招手。
湖波一白吞长空,波心倒濯青芙蓉。石梁三道揭南斗,云锦九叠张天风。
天风云开,宛虹不来。洪荒昔漾,滔天可哀。高崖绝壁不知几万仞,禹航所汎下压千崔嵬。
蜾书龙画入石处,互古灵踪翳神露。紫霄直上连青冥,咫尺飞翔玉京路。
湖上南溟客,醉赋庐山篇。匡君兄弟笑相视,问我浮世今何年。
眼中陶谢两黄鹄,灭景远入香炉烟。吟诗吾怜孟浩然,草堂亦爱白乐天。
傥与卢敖汗漫游戏太清上,安知我身前度非青莲。
浩歌叩舷风日美,山雪春融九江水。江南江北青山多,有酒不饮如山何。
离筵相对暗伤神,总觉衷情话未真。握手殷勤无别嘱,尺书早寄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