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
上片写少妇白天上楼盼望。独自上层楼,极目远眺,盼望着夫婿的身影,但茫茫天地间,唯见远山一片。就这样一直望到夕阳西下,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甚至连一点音讯也没有。起首便用“独自”强调女主人公形单影只,未登楼,已见愁。女主人公对外界的其他景物都视而不见,一心寻找的正是那可以传递音信的“西飞雁”。
下片写少妇空望一整天后失落地走下层楼。下了高楼,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此处以将少妇的哀怨融人景物中,蛩声如怨是因为少妇内心寂寞,内心幽怨。下片首句“独自下层楼”与上片首句“独自上层楼”呼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登楼前定有满心期待,而登楼后却只余下满腹愁怨。
这首词以情见长,写出了主人公由盼望逐渐变为失望,再变为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危亭久已倾,祇有颓基在。何事往来人,不知容鬓改。
士有千秋志,家徒四壁虚。经营谋斗食,辛苦作钞胥。
授简非传业,濡毫且疾书。谁知强识后,默遇会心初。
薄糈酬虽俭,多文富已储。曲肱甘竟日,庄诵异端居。
稽古身从贵,为佣计岂疏?寄声温饱客,忍复负三馀!
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
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别后新诗如不惜,衡南今亦有飞鸿。
亭亭高未足,玩玩意空深。颇似少陵叟,能留一院阴。
幸今长勿剪,无用晚知音。莫作吴侬态,翻从爨下寻。
江窄风移万山石,中天无云炎日赤。百口艰难买两舟,雨汗相挥不能食。
南望青峰更千叠,渺渺征途何时息。不见人家寄山窟,我独何为叹于役!
城上高峰接翠微,峰头秋色自依依。天空籁应诸岩响,日落江横匹练飞。
欲插茱萸须尽兴,因耽竹叶且忘归。使君赖有如渑酒,何用长吟待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