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
真珠旋滴不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伊昔为句漏,其心在丹砂。丹成遽仙去,不且判莺花。

别岸连朝雨,登台夜半晴。
殷勤见天意,反复近人情。
碑倚双崖立,溪容一苇横。
昔吾今属我,我醉亦呼卿。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龙峰耆旧几人存,独客心悲不忍论。华表鹤归尘梦远,少微星坠海云昏。

留宾别馆空悬榻,点易寒窗静掩门。零落为君歌薤露,行人无泪也销魂。

雁从何处来,正望东南飞。毛閒认白露,肚下看残晖。

浮云共烟水,日夜为所依。衡阳是故山,但恐故人稀。

落日山川晚鼓休,西风楼阁远烟收。清谈亹亹忘尘役,醁酒深深战暮秋。

独恨去当亹草路,不能留见菊花浮。更惭健句酬衰唱,刻烛甘输第一筹。

绿阴深处藏春色。芳菲不借东风力。花瓣太玲珑。问心同不同。

冷香裁月魄。清影怜太寂。虚白照空明。楚云舒卷经。

半掩残灯半掩明,前生薄幸在今生。
凄凉最苦秋宵永,风冷阶虫伴雨鸣。
赴宴归来酒正酣,半嗔半喜又羞惭。
向人佯笑不成语,推卷罗衫理玉簪。

又有珍鲜入市曹,晴波跃跃见银刀。及锋新许庖人试,弹铗休誇食客豪。

戏水几时穿密网,隔江随处划飞涛。都应昔日专诸馈,留得馀生供老饕。

山耸寒肩乱岣劳,蹇驴冲雪尚游遨。野桥谩道关清思,不及袁安卧最高。

白草生畿甸,黄沙走塞庭。
直忧星入斗,兼畏雨淋铃。
殿阁余龙气,衣冠自鹄形。
吴粳断供饷,龙麦向人青。

黄鸡催唱晓玲珑,尺五飞来紫禁中。遂使尧言布天下,始知汉诏感山东。

金瓯已付经纶手,玉烛均调鼎鼐功。人囿太平无事日,村村粳稻飐香风。

往事浑如梦,浮生良可叹。莺花愁里过,风月病中看。

坐久腰如痛,行迟腿亦酸。时光顿炎热,未敢说求安。

红紫春争妍,那复俟秋宰。兹花如端人,凌飙振辉彩。

英英剪轻云,粲粲络珍琲。天清月色留,日淡霜华在。

高标比松竹,芳气压兰茝。飘零饫夕餐,韡韡富晨采。

中有神仙滋,收功逸而倍。调丹杂樗楮,服之毋豫怠。

能驻好容颜,延龄向千载。事著抱朴书,刘生岂予绐。

楚江吟思悠悠,浪花湿溅珍珠泪。清香引棹,浮根萦桨,空明见底。

采采秋心,尽人抛掷,自成憔悴。任湔裙去后,鸥乡梦冷,斜阳淡,西风起。

羞更偎红倚翠。映沧波、何曾梳洗。相思渐老,菱歌又远,鱼竿醉倚。

青鸟衔巾,文鱼漾縠,旧愁休记。但低垂素靥,盈盈一水,伴鸳鸯睡。

官閒无事好飞觞,醉里吟诗想得忙。见说京江水清滑,只今谁是杜秋娘。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得得朱轮到此山,迟留共爱此幽閒。人生胜事惟行乐,休问黄粱一爨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