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小楼向晚,正柳锁、一城烟雨。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浪逐东风无人管,但脉脉、岁移年度。嗟往事未尘,新愁还织,怎堪重诉。
凝伫。问春何事,飞红飘絮。纵杜曲秦川,旧家都在,谁寄音书说与。野草凄迷,暮云深黯,浑自替人无绪。珠泪滴,应把寸肠万结,夜帷深处。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你喜欢

南山有大石。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
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落花浮水树临池。年前心眼期。见来无事去还思。如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胭脂。开花取次宜。隔帘灯影闭门时。此情风月知。
七千里别宁无恨,且贵从军乐事多。不驻节旄先候发,
偶逢山寺亦难过。蛮人独放节田火,海兽群游落日波。
远作受恩身不易,莫抛书剑近笙歌。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公昔少年日,门第盛金张。长安文酒宴游,意气剧飞扬。

几载容台步屧,曾共太常仙蝶,管领好春光。何必曲江宴,方是绿衣郎。

爽鸠氏,司秋典,最周详。圣朝忠厚尤重,兹选异寻常。

每际秋高霜肃,坐对西曹官烛,费尽佛心肠。丹扆记名姓,清望满岩廊。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最难堪,战风梧雨竹,萧瑟似茆庵。病榻秋深,吟灯夜寂,故人书递江南。

便那时、芜城深好,吊烟花、隋苑共停骖。携燕寻诗,贴莺买醉,但把愁谙。

一自囊琴还海,几云遥望浦,天阔看岚。鬓换苍痕,曲翻红怨,已如老去何戡。

问一段、玉钩斜路,敢霜华、催瘦柳毵毵。漫忆城西禊序,佳日重三。

忘了梅花憔悴。乡思。休更托微波。翠禽枝上好音多。

无奈客愁何。

闻道章台人去。飞絮。风影太天斜。乱红门径闹蜂衙。

门外是谁家。

丛菊生荒园,何殊置榛莽;移植入乌盆,名流日相赏。

物色出风尘,由来事标榜;乃知天所生,亦视人培养。

辇路飞花满翠阴,数年无复幸车临。
独有海棠枝上月,几番圆缺到如今。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咸酸。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歌罢奏。敛步拂开罗袖。宾扇轻摇香汗透。软香沾素手。
小立偎人良久。一寸娇波横溜。心事未言眉已皱。无端催劝酒。
东风吹上岁寒枝,笔下工夫颇涉奇。
此操直应同晚节,有香亦合伴冰姿。
淡於浅水笼蟾夜,清似疏篱压雪时。
春在小窗横幅里,调羹深意许谁知。
不画梅花却画芦,自言家在个乡居。
当时恨不曾添雁,为带平安一纸书。
只占西湖不占田,六莲重到欲忘年。
惭无佳句追和靖,聊取幽芳荐水仙。
对面文章能发兴,脱身朝市已称贤。
江边五月梅天雨,拎附齐舲过冷泉。
县使追呼不斩停,争如长往事分明。
从前有个无生曲,且喜今朝调已成。

野水滩头长荻芽,池塘处处起鸣蛙。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无茶摘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塞歌时起接边笳。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

烝烝我后,享献惟夤。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