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霜天秋晓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边塞秋晓,霜天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摇曳的枯草。战马在风中嘶叫,边鸿在月下呜叫,陇山上戍卒身穿铠甲,在早寒中戍守。将士们唱着悲壮的军歌,都说皇恩应报。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
我们在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每夜放炳一炬,经常送出平安的信息。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也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而不用武力去镇压,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附。但在太平时期,我却叹息岁晚难归、年华空逝。边境平静了,暂且尽情欢乐,不要吝惜金樽里的美酒,频频畅饮吧。
注释
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等。
紫塞:长城边塞
故垒:边塞的旧营垒。
汉马:指宋朝边防军的战马。
铁衣:铁甲。
櫜(gāo)楗(jiàn):櫜,袋子;楗,马上盛弓的器具,这里引申为收藏。
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的地区。
刁斗:一种铜质军中用具,有柄;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平安耗:报平安的消息;耗,消息、音信。
圣主:此处指宋仁宗赵祯。
岁华:时光,年华。

鉴赏

  这篇词词人从塞上秋来的异样风光入笔,展开对边防军旅生活的铺陈,表现了将士们立功报国、以苦为乐的精神,同时也是渴望保家卫国却无用武之地的自我宽慰,使得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

  上片描写的是北方边塞深秋景象。首言“霜天秋晓”,时令已届“白露为霜”的深秋,天刚拂晓。一个“正”字,领起景物环境的描绘。“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景物对举,色彩斑烂。表明词人立足之处已是边防关塞,景物萧瑟苍茫。接着用工整的对句,由环境景物描绘,进入军旅生活的铺陈。“汉马嘶风,边鸿叫月。”宋朝边防军的骏马正迎着凛冽西风呼啸,是对战斗的向往;南归的鸿雁,在边庭拂晓时的月下飞鸣,给苍茫边塞增添了几分凄清。作为身先士卒的统帅,词人身上的铁甲奈不得陇上早寒,故称“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两句通过悲壮的军乐军歌,揭示了边防将士的心理。在“朕即国家”的当时社会,人们视君王与国家为一体,一个“尽”字,突现报效君国为国戍边是全军上下的心愿。正由于以身许国,万众一心,尽管置身早秋的异域,历尽边地的艰辛,人人都能以戍边为乐。“塞垣乐”三字,洋溢着战斗乐观情绪。一字千钧。“尽櫜鞬锦领”句,描写将士们的装束。又一“尽”字,既见所有将士的飒爽英姿,又见全军上下的严明风纪。“山西年少”四字,点明这英勇的行伍,是由华山以西的少年组成,收束上片。

  下片描写词人渴望保家卫国以及无法消遣的愁思。用“谈笑”二字,承接“山西年少”,进一步展现以“塞垣”为“乐”的英雄群象。“刁斗尽”,意味着夜尽天明以照应篇首。“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既表明敌情及对敌情的警惕、戒备,又表明边防线上没有战争冲突。“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寇尚宽天讨”。忧虑边患,威震边庭,怀柔远方,这是对“圣主”神宗赵顼的歌颂。“骄寇尚宽天讨”句,既是边防没有战事的原因,又为词人那老却英雄的愁思伏笔。将士渴望报国立功,圣主对“骄寇”却“尚宽天讨”,在这一对矛盾面前,身先士卒的词人,倍觉无有用武之地,故有“岁华向晚”时的“愁思”和“谁念玉关人老”的嗟叹。语辞婉转,含义深沉,是全词眼目所在。这几句,是词人的自我宽慰。“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意谓趁着边庭没有战事,姑且为欢作乐,用“金樽频倒”来浇灌“岁华向晚”的愁思,享受玉关闲置的太平岁月。

  全词突出表现戍边将士立功报国的共同心愿与以苦为乐的战斗精神,倾诉了帅驻边关唯恐时光空过、老却英雄的忧愁。景物描绘有声有色,形象刻画神采飞扬。言词流利婉转,风格含蓄深沉。词人通过这首词暗讽边防政策的不力又讴歌盛世的太平、渴望早立边功又不安久戍,耐人寻味。十分鲜明表现出词人不愿闲置边地的心思和愁绪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年间,蔡挺曾任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太守,屡次击退西夏军队的进犯,为朝廷立下大功。不久,他又调任渭州(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太守,生活艰苦。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蔡挺训练出一支能征惯战、训练有素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边境的安全。于战斗间隙,蔡挺写就这篇词。
  蔡挺(1014-1079)字子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直龙图阁,知庆州,屡拒西夏犯边。神宗即位,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治军有方,甲兵整习,常若寇至。熙宋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元丰二年卒,年六十六,谥敏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宋史》本传称挺“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魏泰《东轩笔录》卷六称其词“盛传都下”。
  猜你喜欢
艾蒳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冶游天气却身闲。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栏。
朱朱与白白,著意待春开。
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
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
宫面可B62C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妇道始衷终,宁过三者从。
髧髦维我特,蓬首为谁容。
但识同心处,宁拘异域封。
坛前两溪水,昼夜自溶溶。

一洲桦太半狉榛,瓯脱中居两国邻。罗刹黑风忽吹去,北门管钥付何人?

崔嵬杰阁玉为寮,白帝离宫倚绛霄。槛外河山三辅小,崖前觞豆百灵朝。

明星环佩云来湿,仙掌芙蓉雨欲摇。会御长风凌绝巘,青鸾背上夜吹箫。

小蛮腰瘦不胜情,断粉飘云殢舞裀。莫使漫天飞不住,楼中尚有未归人。

摇摇不根舟,瀰漫随所适。朝辞吕梁险,暮骇瞿塘迫。

长波送日月,漭与云海隔。晚从天末归,良愧故人识。

夫子吾土杰,久任词翰责。刺手翻天浆,洒作吊古墨。

班班出素蕴,想见豹姿泽。忆昨长淮壖,半面欣相得。

君时天涯官,我亦西风客。薰弦破愁颜,爽抱洗连璧。

吴岑刻玉瘦,吟对挹佳色。颓年瞥眼过,十见溪草碧。

钟陵旅学子,官况秋蝉翼。彯撇愧西崦,吊影心恻恻。

?魖竞揶揄,甚者得鸱嚇。由来次公狂,仅免陈遵谪。

敢意今者见,依然得江国。乡情比重裘,暖气回肘腋。

南闾与东阡,间蹑车马迹。古人重交契,远有千里忆。

连墙彼何人,老死不相觌。张陈汩势利,光初竟何益。

青原秀撞天,螺水蓝膏擘。襟期方未央,更约浮我白。

此城不可名甘罗,淮阴侯国冤忿多。其气郁郁而勃勃,遂令平地生嵯峨。

气肃乾坤万物秋,久违真概喜重游。高閒况奉挂冠乐,旷逸惭非蜡屐流。

狂饮何羞况帽落,时鲜岂必置船头。鹏抟鴳集逍遥等,醉眼冥冥百事休。

养就还丹不怕寒,独骑黄鹄上云端。
笑谈借得天家雪,散作琪花满石坛。

黑风撼海晨乌青,海怪出没云涛腥。矫首独立天冥冥,保一以静吾清宁。

椰冠野服独鬓星,抱书自随妙娉婷,眼寒海南蜑家丁。

万轴牙签一亩居,嚣尘远隔爱吾庐。煨茶为备醒时歠,聚墨因防兴到书。

画架彩笼歌巧鸟,青盆碧藻漾文鱼。当前生意争春长,地窄何嫌趣有馀。

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

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马,浊浪奔蛟龙。

橹摇扁舟下,袖手閒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

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

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

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少年曾殢南山胜,画舫笙歌日日来。第二桥边春水满,晓晴芳树散轻埃。

揭纸糊窗莫放开,园丁新送木犀来。
绕屏著色无非画,尽日烘香不用煤。
同气相求唯径菊,后生可畏独江梅。
月中一应灵和异,待向仙娥觅种栽。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金埒乍调光照地,
玉关初别远嘶风。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南阁拜台时已绝,渊明醉卧情犹偏。我欲与君宾作主,明月清风共莞然。

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