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的开端,全是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盖作者当时的感情澎湃,不可遏抑,于是脱口而出,不暇推敲,越去粉饰,越有真意;越少做作,越近自然,越能叩开人们的心扉。“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正是作者的“真”,正是作者“心头舌尖”必欲说出的一句话,因而在感情色彩上特别显得真实、强烈而深刻。“才”字极言欢悦之短促,“早”字极言离别之骤然,两句合在一起,正是古人所说的“别时容易见时难”。从欢乐的相会遽然跌入无情的分离,作者“割舍”时的痛苦心情就可想而知了。“痛煞煞”用口语,越是平易不加修饰,越见出感情的真挚。“好难割舍”四字,虽无人物形态、语言上的具体描写,却将两情依依、久驻难分的一幕,完整地反映了出来。诗词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语言加工整形一番,不能热辣辣直诉肺腑,而这就是散曲的优势所在了。
化俗为雅,变熟为新,是作曲的一条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支曲子的结尾,在极俗极熟的声口之后,继之以极雅极新的曲辞,使之“俗而不俗,文而不文”。“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固然是从宋人俞国宝的“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风入松》)的句意脱化而来,但比起俞作更富韵味,更具形象。作者在《蟾宫曲·醉赠乐府珠帘秀》中有句云:“系行舟谁遣卿卿。”可知当初朱帘秀是乘着船来到此地的。如今,尽管难分难舍,她终于还是再一次跨上了行舟,船儿也终究离开了江岸。作者不忘叙出那是一只“画船”,因为只有这样的船只才能配合美人的风韵。“画船儿”是美的,可惜却越离越远了,而且作者觉得它载走了生活中的美,载走了希望,载走了春天。好像朱帘秀一去,春的温暖,春的明媚,春的生机和活力,都被那只画船儿载走了,于是作者的空虚寂寞、凄凉惆怅之感,便在字里行间强烈地透露出来。末句“空留下半江明月”,进一步从眼下的留存来衬出失落的惨重。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关汉卿《四块玉·别情》:“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都是在离人远去的失落之后,借以眼前的景语,且都带有象征的意味。此曲也是一样,作者举目四望,只留下了江上冷清清的月影,在近处的波面上瑟瑟晃漾。“半江明月”除了孤寂感外,还有一种残缺感,它正是作者送别朱帘秀后的残破心灵的反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幻缘东即西,妄境白成黑。那于土偶间,平地见佛国。
云山乐未央,岁月嗟何及。恩雠地快意,声利多惭德。
名成复逃名,翻恐钟鼎勒。
天花夜逐东风来,千山万山白皑皑。三阳献瑞后土泽,六出呈巧冯夷裁。
漫空冥冥柳絮起,匝地漠漠梨花开。玉龙群飞银海涌,缟鹤万舞琼林摧。
广寒羽衣离素阙,姑射仙子升瑶台。苏卿啮毡心壮烈,王恭披氅身毰毸。
山阴返棹迷处所,东郭破履行徘徊。悬弧鹅鸣误击柝,灞桥驴冻疑衔枚。
山僧有时闻折竹,野客无处寻真梅。枯枝点缀生蓓蕾,宿麦盖覆埋根荄。
气凌市井贵白堕,光粲城郭无黄埃。翰林石鼎月团片,太尉金帐羊羔醅。
重裀群饮绣帷底,一蓑独钓寒江隈。谁怜高士僵欲死,坐觉大地春先回。
欧公白战不持铁,效颦自愧非其材。寒窗一笑呵冻笔,谁能为我贻琼瑰。
东皇夜驾云车来,缟衣两盖光皑皑。平明散作万花落,幻出天巧非人裁。
初疑蜚廉怒驱海,倒捲万叠银山摧。又疑中秋十五夜,月色冷浸玻瓈台。
恍如天女乘白鹤,曼陀落手轻毰毸。又如杨花傍帘幕,垂垂欲下还徘徊。
鸟飞无影人迹灭,瘦马僵缩难加枚。晓云无路空有梦,暗香不度终非梅。
色欺山矾玉屑蕊,冻屈庭草黄金荄。寒威透肌起圆粟,冷艳夺目无纤埃。
呵冰濡我紫毫笔,煖汤热我真珠醅。梁园胜赏犹想像,缤纷不辨隩与隈。
邹枚司马不可见,妍辞秘思堪抽回。谢公作赋千载后,只今谁复摅奇材。
我言诸子毋自缩,荆山俯拾皆玫瑰。
是为伯强为谲狂,睢盱鬼伯髯怒张。空山无人日昏黄,回风阴火随幽篁。
辟邪作字魏迄唐,殿前吹笛行踉蹡。飞来武士蓝衣裳,梦境胡为在缣缃。
中山九首弥荒唐,犹可为人祓不祥。是心画师谁能量,笔端正尔分毫芒。
清都紫府昭回光,三十六帝参翱翔。阴气惨澹熙春阳,谓君阁笔试两忘,一念往复如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