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登凌歊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形如同盘龙绕去又绕回,闲云野景簇拥高耸的凌歊台。
夜来明月照着离宫高高下下,帝王走过的车道白天也无人往来。
春天的景色不会随同亡国消逝,山花依然像当年一样绽开。
断碑埋没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风吹雨淋又长新绿苔。
注释
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从所押韵脚来看,有可能应和的是许浑的诗。凌歊(xiāo)台,位于今安徽当涂县的黄山顶上,据说南朝宋刘裕曾经路过此处,并在此地建造高台,即凌歊台,后来宋孝武帝刘骏即在此建避暑离宫。
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辇(niǎn)路:即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人推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帝辇、凤辇等。

赏析

  诗的首联从远处着眼,描写凌歊台的远景。凌歊台所依托的山脉蜿蜒盘旋,从远处延伸到跟前,如一条矫健的龙来回游动飞舞。山势如龙,所以被皇家视为风水宝地;凌歊台坐落在这样的山上,说明其位置得天独厚。悠闲自在的白云在高台四周飘浮,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宏伟的建筑。“闲云”指山野中所见的云,它们是悠闲的,无拘无束地飘浮,带着纯粹又活泼的野趣。闲云守护,也说明此台地势高,已经深入云雾缭绕之中,需要仰视方可见到。“护”字这种拟人化的用法,可以想见云雾层层围绕的形态。闲云、野鹤一般连用,指脱离朝廷、没有各种制度束缚的人士。凌歊台原本是皇家楼台,现在却只有闲云来相伴,隐隐地表露出凌歊台受到冷落。

  颔联着重写凌歊台内的景色。夜晚的凌歊台离宫旧址,只有月亮静静地升起又沉落,一股清冷、肃杀的气氛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如果说这只是因为夜深而人迹杳然,那么在本该有妃嫔、宫女、臣僚往来的辇路上,即使白天艳阳高照,也没有一丝人影踪迹,更渲染出凌歊台被废弃之后死寂、萧条的情景。“离宫”、“辇路”都是南朝宋刘裕建宫时的旧称,“辇路”即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离宫”、“辇路”用在这里,多少带点思古的幽情。许浑诗中有“三千歌舞宿层台”一句,描写当年刘宋君王的声色享乐生活;而据史书记载,刘裕做皇帝时清心寡欲,并不如此奢华。也许因为如此,萨都剌并没有像许浑那样描写离宫的奢靡繁华,而着墨于凌歊台目前的衰败景象。

  在上面一联渲染的基础上,颈联自然而然道出了这样的感慨自然界的规律不会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它们依然存在,四季照样轮回。每逢春天来临时,凌歊台上的野花仍像旧日一样盛放,无论这里是辉煌的离宫还是废弃的楼台,都没有任何改变。这一联与上联相对照,一写离宫的萧条肃杀,一写野花的自在开放。历史上的英雄,其事迹、功业会随着王朝的消亡而消散,昔日奢华的亭台楼阁,也会化为废墟,就如同曾经人声鼎沸的离宫,如今绝无人迹,只有闲云作伴,日升月落。另一方面,那些野花悠然自得地盛放,完全不理会人事的兴废。由野花的开放,作者的怀古幽思转为一种豁然开朗的历史观:原来历史也和自然界一样,其兴衰自有内在的规律,世人所能做的,也就是如野花一样有量地放开心胸、自得自在而已。

  碑石本来是为了刻下帝王的丰功伟业、记载那些辉煌的历史而立起来的,而如今,负有这样使命的碑石已经断裂,淹没在枯黄衰败的野草和荒凉的烟尘中。绿色的苔藓原本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它们慢慢地爬满了那些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断裂碑石。李白也写过题为《凌歊台》的诗,最后两句是“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由于厚厚的苔藓遍布碑石,游人都没法看清刻在石上的碑文。盛唐时代已然如此,萨都剌所处的元代更不必说。反过来说,正因为没有人清理和守护碑石,任其自生自灭,它们才会变得绿苔遍体,这再一次证实了凌歊台的败落荒凉。除了辇路、断碑,以及传说,再也没有什么事物能证明当年凌歊台的繁华,闲云、野花、月亮,这都不是帝王所带来的事物,也不是哪一代王朝所能控制得了的。帝王也许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创造非凡的繁华和功业,例如在凌歊台上建造离宫,但也是短暂的事业。人生如梦,繁华如烟,只有日月更替、云起云落、花草枯荣,才是恒久不变的规律。作者以此作结,既有回顾历史的淡淡感伤,又引出对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现象的深入思考。

  萨都剌的怀古诗颇为后人所称道,这首《次韵登凌歊台》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整首诗由凌歊台的远景着墨,着力于描写凌歊台上的景物与往昔离宫的对比,昔日的高台、离宫、辇路、碑石都已荒废,今日依旧山险台崇,但这个世界已属于闲云、野草、绿苔。作者在感伤旧事时,又暗含看穿历史规律的平和心态。他怀古,但不是一味地伤古、悲切,而带有深沉的思考,更能打动人心,发人深省。“春色不随亡国有,野花只作旧时开”一联,已成为咏古述怀的名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元至顺三年(1332),当时萨都剌从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迁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南下任职,五月又曾北上至京城,秋天再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具体创作于这几次南来北往的旅途中的哪一次,难以考证。诗人登临凌歊台引发怀古的幽思,于是创作了此诗。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方得论心又别离,黯然江上步迟迟。不堪回首崎岖路,
正是寒风皴错时。美似郄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前程不少南飞雁,聊寄新诗慰所思。

邂逅治聋酒,春风免破除。燕来双鬓雪,花覆一床书。

野碓生茨草,山盂饱饭蔬。宰平无此手,自觉老怀纾。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
君家八幅老笔墨,百年古箧铺香芸。
我来日出挂东壁,苍崖落雪飞纷纷。
寒鸟不动空无尘,荡荡晴天开四垠。
终南太华入霄汉,秀色千里填河汾。
想当盘礴未画时,天地开辟云中君。
长鲸吸川欲酣醺,疾起信手驱风云。
须臾却立万岭下,援笔往往齿没龈。
平生爱山在梦寐,行年四十老更文。
摩挲岩壑重感叹,径欲杖履从麋{上鹿下困}。
画龙傥有真龙至,归即到山非浪云。
列仙之儒恐邂逅,烟霞芝朮应平分。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山村休息早,落日掩荆扉。吠犬穿篱过,流萤绕砌飞。

林烟看羃䍥,野火辨依稀。独坐欢情少,孤吟逸趣违。

月昏迷远树,露重湿单衣。吩咐行厨设,朝晴蹋翠微。

小院飞花春昼长,竹阴移午上琴床。
等闲不鼓《求凰操》,怕使六宫人断肠。
草堂竹坞闭门中,吏部持身有古风。
老去一麾还作病,归来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无麾,旧日诗书却未穷。
拭目看君进明德,乃兄事业付天公。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应,夜雨萧萧偶对床。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客向愁中都老尽,祇留平楚伴销凝。

立春之后,雨试欺天手。见催梅,旋润柳。情随芳草远,心共东风逐。

还萦逗,一夜雷声新笋透。

闲数唼波鱼,更剪鹅黄韭。蒙蒙密,溅溅溜。软禁万家烟,低约千峰秀。

休回首,云开一线斜阳瘦。

旧游零落复新知,不放伤春到牧之。一笑岂云无觅处,百花多在未开时。

金铃小系香仍浅,羯鼓高催信较迟。共是软红尘里客,薄寒消得酒盈卮。

龙媒要是龙眠笑,意在能空冀并群。
老我惟知赏神骏,何时变化上青云。

神女玉卮娘,偶然归碧城。隔窗见冰骨,袅娜犹不胜。

濯魄玉蟾蜍,扑影金蜻蜓。此地绝尘壒,得非游玉京。

姊妹本同心,欲语难尽情。拟逐秦娥凤,莫叩琳宫扃。

惟有青鸾思,飞上瑶台层。银汉冷皓月,绣户明秋星。

楼镫度寒碧,枕畔风泠泠。

采薇往古事,敢曰继其踪。
散弃成吾逸,逢迎自昔慵。
屐枯邀雨润,诗瘦倩云烘。
即此寒山外,烟霞护碧笼。

眼谢飞电激,耳续怒雷閧。前山戢首揖,后岭折腰送。

隆冬江益清,妙转势逾纵。石门重百关,天影割一缝。

去来讶无路,大笑落深瓮。幽奇幻神怪,鞭箠杂麟凤。

高岩削仍皴,清籁断还弄。经雪万松花,悬泉一川雺。

昨来困泥淖,竟日积愁恐。舟行如释负,快意诧难共。

同侪竞歌赏,登岸惜倥偬。追逋失已多,回首如一梦。

蓬婆城外月弯弯,陟屺行人望早还。原上脊令沙上雁,作书先报贺兰山。

江介扬清风,遗馨扇蘅芷。岂曰殊众草,禀气固芷此。

惜哉春斯徂,凄凄怨流水。自非守芬芳,何以报之子。

薄采不盈襜,吾情曷能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