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写白日登眺时的所见。
开头三句为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人手擒题,落笔不凡。“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前边着一“望”字,说明石头城虽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华”已空无所有。这三句欲抑先扬,自然地过渡到六代繁华衰歇的叙写上去。
“指点”二句,承“眼空无物”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诸葛亮说:“钟阜龙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见伏朝事迹》)这两句则说,昔日的“六朝形胜”已不复见。这样写,既见出了六朝繁华的衰歇,又进一步落实在“眼空无物”的“空”字上,运笔细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实而虚,转入对六朝南北割据的描写。回首往事,六朝以来的统治者们,不论是梁陈还是宋元,为争取天下,他们都以长江为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为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消磨”了宝贵的青春。这五句,既反映了历代统治者互相攻伐的残酷,又揭示出“六代繁华”衰歇的原因,生动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怀。
前五句复由昔而今,从王室衰落、宫廷荒芜方面更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这五句是说,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后五句抒发吊古伤怀之情。虽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业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觉之间逝去,头发变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对着秦淮明月,暗暗“伤心”而已。
鸟啼花动却春寒,雨压青旗卷画干。多事今年废诗酒,烦君传语问平安。
朝菌羡蟪蛄,既为物所诮。众庶慕长生,道宁不窃笑。
仙视人则长,道校仙则夭。长短埋归尽,计量抑何小。
千秋万岁后,人事殊可晓。无非霜露代,及以日月杲。
天如覆口铛,民若浮根草。礼法厮牵缠,干戈叠搅扰。
百年犹恨多,矧歌不衰老。所以过量人,希心无上道。
不贪绝粒方,唯贵虚无宝。外身而身存,此是长寿考。
美人酌我金屈卮,灯前漫笑鸣朱丝。湘水烟花渺无极,巫山暮雨恨何时。
一曲未终情哽咽,再行一鼓心断绝。莺簧百转绿杨深,雁柱千行青竹裂。
须臾四座笑颜开,霓裳起舞香风回。清歌正遏流云驻,大嚼不觉玉山颓。
昨日春风到芳草,今朝春色满怀抱。袖拂梨花片片轻,杯分桃叶纤纤好。
劝君莫惜醉流连,劝君莫却红锦缠。歌残酒尽共归去,亭亭璧月明中天。
万感何来迸似潮,披衣强起亦无聊。古人传者皆糟粕,独夜凄然此晦潇。
永忆对床隔黄壤,犹疑听漏近丹霄。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