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用喜雨韵三首

鼻观初闻九里香,小山幽桂老尤苍。
纵然有少残零热,自是无缘顿段凉。
似觉衣襦嫌楚葛,便教床榻卷巴箱。
虬龙雨足当休谢,谁与飞笺叩玉皇。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你喜欢
鼓箕名本异,拊石意何同。
吹击虽殊致,声音忽暗通。
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
莫问音天主,休寻入海工。
凤鸣应不辨,兽舞自难穷。
古乐何人会,须知政在中。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城荒叶落风飕飕,淮水茫茫古渡头。
回首不堪行乐地,黄花点点是离愁。

翚飞高阁势凌云,端拟云衢致此身。直跃鲁梯千尺峻,高攀蟾窟一枝春。

廓然眼界同霞域,快矣襟袍绝点尘。髣髴麻姑亭上景,方平应约此相亲。

百转辘轳金井深,美人汲水梧桐阴。流云在天日将暮,独有寒泉知素心。

青山横白云,野色极潇洒。
见者必属目,实相在其下。
此翁强健时,门外无车马。
夫岂固绝交,欲与无可者。
独我时扣关,辞色颇相假。
玄禅到佛祖,妙句近风雅。
万事已陈迹,哀思泪盈把。
即之不复见,去之不忍舍。
优婆塞何为,酌水日奠斝。
三径草易荒,悲风绕松槚。

郭姑姑,男子志。割拚尘清,畏其生死。远本夫、缝合阴门,自古今无二。

慎其终,如其始。自有坚贤,暗中提尔。处无为、清净彻头,同麻姑居止。

昔予开观光,葛子自扬至。芙蓉出秋水,神清绝神气。

棣萼映堂萱,闾阎称孝弟。挥金辟行窝,昌大斯文地。

再荐乃入京,马群空北冀。乐近天子光,九五正当位。

众凿混沌馀,古锥乃一试。且勿访去华,轻言天下事。

两两鸣鸠语画檐,雨余芳草欲生烟。
翁头酒熟常留客,象外诗成颇类仙。
扬子有才犹执戟,渊明无事合归田。
地偏时事人传少,收拾琴书且醉眠。
路穷山百转,云拥木千章。
蕞尔人间世,萧然古道场。
龙神森拱卫,旱魃走祈禳。
地远斋厨薄,重来剩裹粮。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金风萧瑟五湖秋,好趁烟波把钓舟。正忆往时司马渴,至今还抱杞人忧。

寸心漫许中流柱,一木宁支镇海楼。南浦归来万里雁,飞飞长写一天愁。

衔芦伴侣宿沙汀,独自巡行敢暂停。响应鼍鸣催落月,声随鸡唱逼残星。

频惊湘浦鸥眠起,远搅衡阳鹤梦醒。怯恨凉宵铜漏永,嗷嗷达旦未曾宁。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

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

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知即翁之徒,高风接皇羲。

张打油,李打油,
不打浑身只打头。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要个无禅底国师,才涉毫芒便取诛。
堪笑这僧垂手处,道无便见有偏枯。

飙轮疾驰五洲通,上客旌旗入望中。钟毓何曾别欧亚,才贤原不论西东。

曩游岭峤骖云鹤,今莅齐疆印雪鸿。我愿相从渡瀛海,乘槎万里破长风。

鸣琴贤宰有三长,吟得新词敌夜光。
好是断章无以和,神仙官职水云乡。

鹤语长天晓,扶筇出翠微。山高见日早,地僻到人稀。

薜荔寒垂露,菖蒲绿上衣。下方烟渐起,吹不到柴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