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对酒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
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
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
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
清风飒飒四坐来,坎入羲皇醉中境。
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
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
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人月。
一杯美酒蘸清光,常与边生旧交结。
亦不知天地宽与窄、人事乐与哀,
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
直须卧此待鸡唱,身外万事徒悠哉。

赏析

  自古以来的文人学士多有对月饮酒的爱好,尤其当临近中秋的月圆之夜,更是不畅饮大醉不足以尽其兴致。当兴会酣畅之时,他们挥笔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其中著名的如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皆脍炙人口,传诵不绝。边元鼎这首诗是在中秋前夕步李、苏后尘而写的华章。

  诗人先从对月饮酒的情景写起:在八月十四日的月明之夜,诗人当庭独坐饮酒,梧桐叶无声无息地飘落在辘轳井四周,自然界没有一丝声响,只有金杯引人注目,星光洒在酒杯里透出一片寒光,好一个寂静、清冷的境界!

  但不久,“月明星稀”,中秋月升上来了,星光黯然失色了。诗人独自赏月,恍然进入了天上月宫,蟾蜍弄影,桂树横陈;在那一张像玻璃一样浩瀚无垠的天幕上,只有一轮孤月把空间照得浑然一片白,了无纤尘。初唐诗人张若虚曾写过这样的情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数百年后的今夕,诗人见到了同样的景观,产生了同样的感受。

  诗人继续饮酒赏月,渐至沉醉,于是进入醉景的描写:月夜清风四面袭来,诗人飘飘然仿佛成了羲皇上人。他轻轻地离座唱起月光之歌,希望月亮同他应合。但这月并不像迎合诗仙李白那样“我歌月俳佪,我舞影零乱”,而是“月光不语空自凉”。于是诗人忍不住质问月亮:你本是无情之物,当然也“不应有恨”,为什么要茫然相对,不理睬我呢?这一质问是无理的,正因其无理,才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诗人的醉态,产生了“无理而妙”的审美效果。

  诗人与月亮之间的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呢?在醉意朦胧之中,诗人的审美感觉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与升华,他感到“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上月”,今夜自己所拥有的这一轮明月,与人间世上的完全不同;换言之,要使月亮亲近自己,首先要求自己具有超越世俗的情怀 ,然后才能进入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这样想着,诗人便觉自己的美酒中,也溶入了明月的清光,这清光将与美酒一样,常与自己结伴为友。诗人由此更进一步推想,有酒有月,自己便恍然在天地间浮游,莫知涯际,天地的宽窄,当然不必去分心计算,人间的衰乐,更不必去挂怀了,这月光,真能使他超脱了一切。

  夜深了,诗人也擎不住酒杯了,他醉倒在月下,仰面看着一轮明月。那月光犹如柔和而润泽的玉露,从空而来,整个地包裹了他的身心。他再也不想动弹了,就这样仰卧着,因为他知道,从这时到鸡唱月落,这段时间里,他的身心将得么洗沐,得到陶冶,身外种种俗事俗念,都将悠然远离。这不就是他在月下所要企求的效果吗?他还有什么理由起身离开明月的怀抱呢?

  边元鼎是一位仕宦不达的诗人,元好问说他“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中州集》卷二)。所谓高意,是指一种愤世嫉俗之余的超脱达观之情。本诗抒发作者在超人间的境界中与月亮为友的心愿,正是这种具有“高意”的作品。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
  猜你喜欢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南宫通籍新郎吏,
西候从戎旧主人。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前闻富修竹,后说纷怪石。

风烟惨无主,载祀将六百。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

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却是五湖光,偷来傍檐隙。

出门向城路,车马声躏跞。入门望亭隈,水木气岑寂。

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十步一危梁,乍疑当绝壁。

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斜来岛屿隐,恍若潇湘隔。雨静持残丝,烟消有馀脉。

朅来任公子,摆落名利役。虽将禄代耕,颇爱巾随策。

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说史足为师,谭禅差作伯。

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偶荫桂堪帷,纵吟苔可席。

顾余真任诞,雅遂中心获。但知醉还醒,岂知玄尚白。

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角声催晓。斗帐美人初梦觉。黛浅妆残。清瘦花枝不奈寒。
匆匆睡起。冷落余香栖翠被。何处阳台。雨散云收犹未来。

弃万乘金轮,栖六年雪岭。相从外道游,不离那伽定。

无奈凶星照命宫,积世箕裘都丧尽。虽云自业所招,且喜因邪打正。

军府资长算,家山辍胜游。故人千里别,归骑两年秋。

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
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
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
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沙濈濈,石粼粼,旦旦沿洄宛在身。一水合互递赢缩,诸山屈伏渐舒伸。

波流咽声凄劳客,冈峦含意慰游人。游人事事不异昔,水山到处改芳新。

历乱人间几甲子,销磨此日一冬春。冬去春来春复暮,落花飞絮交相妒。

莺啼宛转杏催开,雁影蹁跹芦衔渡。湛湛江流上有枫,偃蹇山幽桂树丛。

冶容年少骝嘶绿,怀春游女步穿红。行乐犹言飞流电,可怜远客滞征篷。

征篷袅袅真何事,宓妃娀女俱迷自。两美必合孰为占,导言不固今姑置。

余饰方壮聊浮游,南有乔木未可休。肠断祇叹西方美,回首徒歌池北流。

谁能念子空懆懆,且复偕我自繇繇。时当避贤应乐圣,日逢戒心亦居命。

吟卧随缘昏旦资,居诸忘却暑寒迸。明月邀杯影同人,永昼分眠睡为政。

有时梦入雨云深,不知醉起风雷盛。三旬一苇恣沉浮,千里万重纷送迎。

已觉长江滚滚辞,缘溪辗转百川差。夹陵右左回天窄,积石后先划水危。

哀壑夜声多惆怅,黯林晓气半迷离。迟迟采桑伤少妇,萋萋卉木怨娇鹂。

牛羊既下村烟闭,云水昏森山鬼疑。自是倦愁生恍惚,时物何心乱客痴。

噫嘻置置勿复道,灯前起舞影相劳。四千里游未飘蓬,百五日来堪潦倒。

诗篇双袖见闻驱,迩来颇觉窥深造。囊中一钱留得看,肘后诸方静相告。

此身行止信浮云,周流乎天亦所好。祇今舍棹始驱车,地近顿宽饥渴躁。

陟彼崔嵬疲仆夫,忽惊霢霂披襟帽。迷云咫尺袖中生,积雨晨昏驱前导。

萧摵回林醉不醒,崩奔鸣壑纷如倒。望望犹入最高头,累累建瓴成伏抱。

汀州天上语传呼,潮海水中意可到。层峰出足起怀舒,远岫交襟凭望扫。

所愁前岭欲移文,投辞急濑烦先报。

念子青云器,早涉青云路。行行捧德音,眷言省民务。

风俗广咨询,幽隐亟告诉。来为人所悦,去为人所慕。

皇泽一以敷,郡国足膏澍。况复崇文儒,士林喜披雾。

心涵玉壶冰,气袅金茎露。怀哉明盛时,展矣风云遇。

而我同官良,惟子荷与顾。通籍来旬宣,各自植嘉誉。

独有兰臭言,祗以同心故。还应笃忠良,更此写中素。

何当展良觌,相期在秋暮。

床头瓮满不须赊,池上秋凉尚有花。数亩正当风槛绿,三间新带月廊斜。

清言吾辈还多味,高枕从来便是家。莫怪相邀仍简略,知君爱酒不嫌茶。

香国扬州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都官吟后输声价,倾盖白头只水曹。

金源六叶全盛年,明昌正似宣和前。宝书玉轴充内府,时以李早当龙眠。

想当画院供奉日,饱阅天闲万奇骨。等閒游墨落宫扇,骏气凌风欲超忽。

雾鬣风鬉剪剔新,郎君丰格玉为人。四带纱巾绣衣领,醉鞭踏尽燕台春。

一声白雁黄河暮,岂料征蹄竟南渡。回首西风障战尘,女仙空抱琵琶去。

积水浮南极,流沙聚客亭。暝闻渔父曲,秋揖老人星。

初月霜华薄,孤山石黛青。天高多影响,彷佛见湘灵。

几年忧国鬓成丝,涨海烟尘病不支。三至故应投织杼,千金何意泛鸱夷。

生平意气怜谁在,华发勋名忆往时。莫以冥鸿兴远慕,鼓鼙今更重相思。

襟怀浊气鬓边香,伧父妖姬醉一场。到此已无乾净土,楼头惟有彗星光。

清平驿里过元宵,尊酒盘蔬未寂寥。灯火忽疑烽火至,春风仍似朔风骄。

月临汉节千山静,霜入胡笳独戍遥。想是大酺通海内,边城歌舞荷清朝。

秋气生华汉,萧然独望身。天空云逐鸟,夜永月依人。

草木冰霜近,关河烽燧频。那堪照衰鬓,涕泪共时新。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秋云曲曲瘦如眉,玉露初寒叹别离。鹦鹉杯前初细语,芙蓉江上只相思。

泪摇烛影风先觉,梦到君身月已知。枕畔温柔真隔世,坐花微笑是何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