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二句紧扣题目,谓值此寒食清明节候,洛阳城中已是繁英飘荡、缤纷如雪,而陆浑山中则花始绽放。其意并不在说明城中与山中气候景物之异,而是表现诗人追随春天的脚步,从城里转向山中寻觅春光的浓厚兴趣,和对春天由洛阳转至山中这一发现的诗意感受。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对照此诗首二句,可见宋之问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发现了春之转移这一诗材诗境,只不过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诗意感悟,近乎宋诗的表现理趣;而宋之问的这两句诗则仅客观展示这一现象,而将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诗中而已。“今始发”,则山中春光方兴未艾,河可尽情享受,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扣题内“还”字,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这点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则根本不成其为诗。诗人不说“早发洛阳”“夕至陆浑”,而说旦别河桥”“夕卧伊川”,这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将洛阳与陆浑改成“河桥”与“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诗意。尤为出色的是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幕春景象和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河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中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虽不像“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样凝练概括,但自有一种天然的风韵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顶针格,重复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陆浑山中春色河浓,蝉联中有流走之势。第六句点明“寒食”节令,应上“桃李河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河新熟。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一“河”一“复”,相互勾连呼应,传达出一种顾盼神飞的神情意态。
七、八两句,以陆浑山中风物之美、生活之惬作收。“野老”指当地居民,也可兼包诗人自己。谓处此山中人无异于尧舜太平盛世的百姓,当酣歌一曲,终老此地。这个结尾,不无歌咏升平的意味。但话说得很艺术,很富诗情,并不是硬贴上去的颂圣尾巴,与全诗的内容风格也比较统一。武后统治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尽管矛盾斗争不断,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所歌咏的“太平”,并非纯粹的粉饰之词。
全篇的突出特点是风调的自然流美。清新流丽的语言,一气流走的格调,圆转如珠的韵律,和贯串全诗的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竹马如迎郭细侯,山童丫角啭清讴。琵琶弹彻明妃曲,一片红灯过彩楼。
曾记当年雨后,门前冠盖客,一何多。银烛西窗萤火乱,听枯荷。
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
料得故人无疾病,却因何。只把天公埋怨,太滂沱。
水军队队黄头郎,迎潮直上凌扶桑。已知海若先清道,万里沧波定不扬。
微雨凉收,风翻橡叶,女墙斜点三星。永恩楼上,蹑履暗中听。
何处瑶琴初发,珠帘外、流水泠泠。停声久,千崖忽堕,玄鹤舞青冥。
汾亭。遥奏后,箫怜秦女,瑟怨湘灵。奈晚风吹角,秋雨淋铃。
此际琴心到处,东家女、谁在银屏。屏中睡,今宵无梦,有梦也应醒。
收身何晚悔应迟,峻坂瓯臾自不知。无泪人间甚滋味,梦亲地下尚婴儿。
苦空法喜孰真幻,无著天亲深护持。不断思量还起坐,悲哉秋气雨来时。
巨灵何年移五岳,石扇中开两厓削。峡中六月清风寒,仰视青冥何漠漠。
碧溪屈曲通冷泉,绀叶玲珑带篱落。勾连石栈不可梯,缥缈烟中见楼阁。
行行游子几经年,几度空林愁夜鹤。仙峰历览岂不嘉,还忆白云旧岩壑。
江城过雨秋气凉,时有疏钟度寥廓。山林如此谁能为?都尉丹青深问学。
当年故习一销镕,三百馀年无与角。君家珍秘在云房,六时展对忘离索。
我诗渠画相后先,固应不负三生约。
阅历风霜祇自疑,难将身世问时宜。穷愁只合吾侪事,姓氏羞为狱吏知。
见说成书刑铸鼎,不闻有梦召胥靡。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题酒后诗。
小李将军揭钵图,贺家旧宝此明珠。毫芒尽相穷工巧,直溯源头赵宋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