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草、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北曲属中吕宫,以张可久《山坡羊·酒友》为正体,十一句,押九韵,或每句入韵。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阿房:阿房宫,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草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息。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列国:各国,即周、齐、草、汉、楚。

赏析

  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草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

  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草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草汉楚。”到如今,草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草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 都 变 做 了 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 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主旨

  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创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草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被焚。张养浩在途经骊山时有所感写下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你喜欢
信取虚空无一物,个中著甚商量。风头紧后白云忙。风元无去住,云自没行藏。
莫听古人闲语话,终归失马亡羊。自家肠肚自端详。一齐都打碎,放出大圆光。

区区黠虏敢狂呼,遣使峨冠谒上都。辄出封章辞国命,妄传声势困军须。

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只从元日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
买酒买符酬旧社,宜蚕宜麦祝新田。
般添和气买花柳,嗺送韶华入管弦。
我本田间饭牛者,偶来解后亦犁然。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妙手制成花架子,架起。鹦哥也是好花穿。闲向绿槐阴里挂,长夏。

悄无人处一声蝉。

浦口齐歌出荡边,叶残花败未回船。风吹罗袖沾微雨,道是无情亦可怜。

我忆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龙怒。
大浪崩腾舞我舟,尾胁蜿蜒束吾橹。
怒声如崩崩火烈,腥风鼓天天如雾。
我观蛟龙等一戏,众面仓惶独无怖。
平生忠信天自知,死葬江鱼未应悮。
须臾水天碧镜净,顺风入帆风若御。
历阳古岸舣荒亭,寒云澹澹依江树。
江南山水天下奇,更在江山奇险处。
朱门玉窗带青嶂,想见君家傍烟屿。
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
夫君何为抱奇术,轻去故乡踏长路。
胸中秀气未甘蛰,欲继君平齐季主。
术高不肯等闲售,惟喜遨游卜卿辅。
尔来山郭坐空馆,怜我困穷为推数。
阅人多矣君自信,归去来兮余已悟。
少年飞动已知非,老来忧患宁堪顾。
壮时犹愧不如人,岂复衰残强驰骛。
傥来轩冕任去留,纵有功名逼迟暮。
箕山之阴颍水湄,二顷荒田安畎亩。
曲肱饮水吾自乐,乘坚齿肥乌足慕。
吾生贫贱吾自知,不解胁肩求贵富。
我如富贵当蚤得,已可通侯封万户。
惟有退身可自如,造物哀怜应不拒。
扁舟常系屋南溪,会当乘兴江南去。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危峰张屏帏,峻壁开户牖。崩腾来阵马,翔舞下灵鹫。

秀色纷后前,晴岚迷左右。重阴忽障翳,虚籁竞呼吼。

深迂爱风日,高亢扪星斗。帝居望北阙,村落当南口。

军都汉时县,遗迹奄存否。中郎读书处,遗构想摧朽。

谁云用武地,经训乃渊薮。我家胶东湄,朴学叹白首。

居邻通德里,况此见师友。惭无书带草,采采为盈手。

何以醉先生,清溪绿如酒。

外乐何曾内动心。个中无口会哦吟。声声清雅透琼林。善听要听听不得,如聋似瞽可追寻。恁时仙佛作知音。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

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亭亭孤塔耸青霄,常与云林伴阒寥。欲谢微官居胜境,恐因凉德负清朝。

凌厉刚风笑傲间,兴豪不管紫笙寒。独飞明月丹霞佩,遥赴清都玉殿班。

虚室春和融二景,苍精霜气薄三韩。归来羡尔清溪鹤,犹带閒云守洞关。

自有天地来,蓬莱几清浅。人生空皓首,举世谁得见。

瑶台在何许,渺渺烟波远。方舟不可渡,使我空展转。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直重岩紫翠峰。
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楠盘屈老虬龙。
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
快展眉头须劚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江南路几千。
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
庖祝有分守,而欲侵其厨。
峨冠何如人,携我相与俱。
微哉烹醢身,谁为蠲濯壶。
芳臭自云荐,公尸色未愉。
摄衣入庙门,匍匐投遐区。
同愆不同谪,无乃矜庸愚。
相期厉珪璋,临别重踟蹰。
一滴流浆石骨穿,于今一掬扫炎氛。
鹤仙业已成陈迹,瀑布声中隐剑痕。

紫竹禅关迥,虚亭老树前。槛低花影静,林密鸟声传。

钟梵闲清书,池塘遍野泉。夕阳楼影下,归骑破春烟。

短櫂夷犹任去留,尘劳今日暂休休。
飞觞莫问重城晚,揽镜须惊两鬓秋。
千里归艎何日到,一眉清绿与云浮。
殷勤更问黄花信,准拟重阳一再游。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